新浪新闻客户端

支撑全国超1/4进出口贸易量!来看这个“单一窗口”→

支撑全国超1/4进出口贸易量!来看这个“单一窗口”→
2024年06月18日 20:06 央视新闻客户端

  6月18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行十周年。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了解到,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2014年6月18日正式上线以来,已成为全球数据处理量最大的地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目前形成了“通关+物流”“监管+服务”“外贸+金融”的16大功能版块,66项特色应用,对接22个部门,实现口岸通关监管环节全覆盖、推动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办理全纳入,支撑全国超过1/4进出口贸易量,服务企业数超过60万家,建设的成功经验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通过建设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各类特色化应用,帮助企业节约各类申报作业时间和人力成本,每年可达20亿以上

  货物通关作业方面,创新推出覆盖海运和空运的智能“预约申报”模式,助力压缩了通关时间,货物申报时间由1天到半小时,船舶申报时间由2天到2小时,帮助企业实现7*24小时实时自动化申报,作业效率实现“飞升”;物流服务方面,实现海陆空“通关+物流”全覆盖、贯穿全过程、服务全用户、挖掘全数据的全链路状态跟踪;国际结算方面,通过数据授权,企业只需填写一个号码即可调取结构化数据并向银行提交,服务外贸企业超过8000家。

  在助力口岸智能监管方面,为口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供了支撑,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执法透明度。

  邮轮旅客“一码通关”,实现与“爱达·魔都”号等邮轮直连,以及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执法互助,为邮轮提供通关流程全覆盖、要素全聚集的口岸应用场景支持,形成邮轮旅客“一码通关”的上海模式,旅客通关速度压缩到10秒/人;集装箱危险品智能预警,通过海关海事信息共享,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系统,帮助监管部门把危险货物查实率由55%提升到75%,同时,处理效率提升到同期的3倍;出口退(免)税“免填报”,建成出口信息数据池,进一步实现出口退税 “免填报”。

  上海将充分结合区块链和现有信息系统各自特色,深入推进《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创新行动方案》的落实,培育贸易领域新质生产力,助力跨境贸易数字化转型和口岸高质量发展。

  (总台记者 刘潇凡 王玮)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