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理响中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理论支撑与生动实践

【理响中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理论支撑与生动实践
2024年06月19日 11:45 人民论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满足,而是更多地转向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活理念与模式,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追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上研究“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让其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优势和创新发展是云南生活的根本动力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具体采用什么模式,根本上受物质条件的影响。

  云南省地处内陆低纬高原,“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拥有独特而数量众多的物种资源、气候资源、光热资源、矿产资源,是世界著名的资源富集区,自然环境与特色文化相互融合。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使云南从“西南边陲”变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用物质统一性原理看待“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云南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更大的视野审视云南的发展优势,靠山唱山歌,在发展理念上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资源和优势,大胆探索适合云南省情的中国式现代化云南之路,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云南生活的鲜亮底色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云南之美,在于万物共生,多姿多彩。云南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和谐的民族文化,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

  新时代十年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斐然。高原湖泊是云南的高原明珠,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重现;滇池水质明显向好转化,海菜花、金线鲃、彩鹮重现滇池,高原明珠重焕光彩。云南实施热带雨林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西双版纳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展现了板根、绞杀、寄生附生、滴水叶尖的大自然鬼斧神工。迪庆高原有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等诸多奇异景观,实施“森林迪庆”建设,森林覆盖率78.61%,使迪庆所到之处皆为风景,雪山草地美不胜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迪庆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靓丽的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云南这种生活理念,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实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云南生活的灵魂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政治清醒和理论自觉。

  云南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山川壮丽、草木葱茏,自然环境孕育了众多的生物种群,也塑造了云南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云南,自古以来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在这里交相辉映。

  孔雀和大象都是傣族的吉祥物,傣族的泼水节是对水的珍视、崇敬和感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诠释;哈尼族的梯田文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力见证,更是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在丽江古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古城依山傍水,建筑风格独特,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大理白族人民与苍山洱海相依为命,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苍山脚下的农田,洱海畔的渔村,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云南人民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信仰和追求。人们相信,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人们可以从中汲取到无尽的灵感与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了云南生活的精髓和灵魂。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云南生活的价值追求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认识和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云南人有独到的理解。

  云南“慢生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与价值追求。云南人民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认识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自然的索取应当有度,人对物质欲望的满足应当有度,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被物质所累,感受生活的真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云南“慢生活”,不仅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金钱与物质。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物质富有,应当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物质富有;现代化由人推动也必须服务于人,它更深的内涵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对于我们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理论价值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理论内涵涵盖了生态文明、多元文化、“两个结合”、创新发展、人的本质等多个方面,不仅体现了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丰富了云南的文化内涵,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视角和思考方式,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传承这种生活理念的精神内涵,坚定“四个自信”,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者: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王卫宁,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张景攀)

云南省中国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