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事关新市民群体、保险产品定价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事关新市民群体、保险产品定价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2024年06月19日 12:48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记者 冯方)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办。在论坛上,围绕科技企业保险、新市民群体保险、巨灾保险、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等方面内容,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了总局开展的一系列举措。

  加快健全涵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体系

  李云泽表示,保险业要聚焦创新发展,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保险业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健全涵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体系。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机制,更好发挥集成电路共保体作用。加大保险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创业投资等支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推动新能源车“愿保尽保”,鼓励保险机构加强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方面的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

  针对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量身打造保险产品

  李云泽表示,保险业要围绕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目前,农业保险为1.64亿户次农户提供保险保障,大病保险覆盖人群达到12亿人,保险业积累的养老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2万亿元。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加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提高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量身打造保险产品。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健全多方参与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

  李云泽表示,保险业要着眼安全应急,持续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去年京津冀等地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保险业早赔快赔、应赔尽赔,全力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年初,全国首单全灾种的综合巨灾保险在河北正式落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推动健全多方参与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指导保险机构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做好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加快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领域责任保险,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损失补偿和事故预防功能,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助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持续推进“报行合一”

  李云泽表示,保险业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降本增效。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保险业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引导保险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丰富产品供给,完善保障服务,推动供需更加适配。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持续推进“报行合一”,全面深化银保合作,探索优质非银金融机构保险代理试点,持续提升销售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

  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

  李云泽表示,保险业要深刻把握发展规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去年,金融监管总局针对行业共性问题,引导调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优化偿付能力风险因子,取得积极成效。总局将强化逆周期监管,完善偿付能力和准备金规制,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推动保险机构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将其贯穿经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推动保险机构坚持长期投资、稳健投资、价值投资,探索开展长周期考核,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试点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合约及相关产品

  李云泽表示,上海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一年前,金融监管总局在此正式启动了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建设。近期,总局将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试点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合约及相关产品,放宽临港新片区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鼓励中保投资公司在沪更好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功能,支持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沪落地。今后,总局将推动更多金融开放举措在上海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