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同根同祖 共祭伏羲】AIGC说文物丨画像砖里的伏羲文化与东方美学

【同根同祖 共祭伏羲】AIGC说文物丨画像砖里的伏羲文化与东方美学
2024年06月19日 10:21 新浪新闻

  ◆本文由AI生成

  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6月21日在天水举行,在此之前,给大家介绍一块独特的砖——伏羲画像砖。

  魏晋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动荡变迁的时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被誉为我国远古文明的开创者——伏羲的许多印记。

▲伏羲画像砖 魏晋 敦煌市博物馆藏▲伏羲画像砖 魏晋 敦煌市博物馆藏

  这块伏羲画像砖于1991年出土于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墓群该砖呈正方形,边长37厘米,厚5厘米。砖四周勾绘白色边框,画面中央绘伏羲一身。白色打底,墨线勾勒轮廓,然后施以红、黄等色。伏羲人首蛇身,右手持规,头戴山形冠,胸部有日轮,日轮中央画有一只正在展翅飞翔的墨鸟,又叫“金乌”,负责每日运载太阳的日出日落

▲佛爷庙——新店台墓群位于敦煌市杨家桥,是一处汉至唐代墓葬。佛爷庙——新店台墓群位于敦煌市杨家桥,是一处汉至唐代墓葬。

  画像砖正中的伏羲,亦作宓羲、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生于古成纪(今甘肃天水市)。伏羲是渔、牧、农业生产的先行者,是中华民族早期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先驱及社会制度的奠基者,是中华民族所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在神话传说中,伏羲常为人首蛇身,形象独特。

  日月画像砖,西晋(公元265-316年),金昌市博物馆藏。此画像砖将日月绘制于一砖上,左侧为红日,中有金乌,右侧为圆月,中有蟾蜍。

  从汉代开始,伏羲的形象就被频繁地刻画在画像砖上。在东汉时期,伏羲的形象多为人头蛇身,手中托举日盘,寓意着开天辟地,也象征着伏羲造物主的身份。到了魏晋时期,伏羲画像砖依然受到重视。再往后,虽然画像砖的整体发展经历了隋唐以后的逐渐衰落,但伏羲的形象在画像砖上的表现依然可见。这不仅代表了古代人们对于宇宙、生命起源的想象和解释,也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高台县博物馆藏,魏晋墓出土的伏羲画像砖。高台县博物馆藏,魏晋墓出土的伏羲画像砖。
▲伏羲画像砖。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高台县博物馆藏。伏羲画像砖。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高台县博物馆藏

  古代工匠们在塑造画像砖时,以现实社会作为蓝本,融入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仙凡幽明之间”形象地映现古人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不同历史时期的画像砖就是描绘当时古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幅幅历史画卷。

  一砖一画、一砖一景,无论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还是对仙冥世界的想象,都展现了古人的生命观和宇宙观,蕴藏着独特的东方美学,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份宝贵遗产。

  策划编辑:王万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