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经济聚焦】一粒青稞的“链式发展”之路 ——“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六

【经济聚焦】一粒青稞的“链式发展”之路 ——“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六
2024年06月19日 07:32 青海日报

  

青海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青稞、藜麦生产加工车间。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稞是青海省委、省政府确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多年来,在农业产业和要素政策的支持下,全省青稞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有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青稞播种面积超9.267万公顷,良种率达到98%,年产量达23万吨以上。

  青稞曾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也是少数能在高海拔、高寒地带生长成熟的谷类作物。今天,它已连续多次在全国良种繁育排名中位于前列。近年来,青海立足农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青稞在绿色、健康、营养、多元化开发思路引导下,通过精深加工、丰富品种、提高附加值,成为全国青稞加工转化率最高的省份。

青稞。青稞。

  科研引领,夯实发展基底

  5月7日,从海北藏族自治州传来一则好消息:今年,海北州种植青稞1.9万公顷,其中1.7万公顷的青稞良种均使用“种子包衣技术”应用,实现90%以上青稞良种“穿红衣”,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从2021年起,海北州引进“威播”种子包衣剂开展田间对比试验,经过试验验证,包衣剂中的杀虫、杀菌剂在作物苗期缓慢释放,药量小于任何一种田间施药方式。使用包衣剂后,青稞的株高对比增高10.1厘米、穗长达到6.60厘米、茎粗为0.39厘米,多个性状均有明显提升。2022年,在海北州麻秀寺试验基地,包衣产量比对照增产40.79公斤,增产幅度最高达到25.5%,青稞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惟创新才能发展,不惧博弈才能胜出。

  青海是全国开展青稞研究工作最早的省区之一,青稞研究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目前,青海已把种业“芯片”紧紧掌握在手中。

  据青海大学青稞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育成的粮草双高品种昆仑13、14号,高产粮用品种柴青1号、昆仑15号等一大批优良青稞品种在全省广泛推广种植,年推广青稞良种5万吨,为青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培育出的昆仑14号青稞品种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区单产超过400公斤,昆仑15号在柴达木盆地区亩产达到678.5公斤,具有早熟、高产、抗倒伏等特征。

  青稞良种化程度达到98%,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已经实现了种源自主可控。可以说,青海的青稞育种已经走过了选拔适宜品种、培育高产品种、培育高产高品质并重品种3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培育多元用途的高产、优质品种阶段,来更好地适应市场所需。”青海大学青稞研究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青字号知名品牌,省内乃至全国青稞产业链的领跑者——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以青稞为原料,酿造出独具特色的青稞酒,现拥有约2万公顷青稞种植基地。其中,6666.667公顷通过有机认证,确保产品质量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这在全国白酒酿造企业中也是不多见的。

  “天佑德拥有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和中国青稞酒研究院,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先进的科研设施,发挥政产学研结合的优势,着力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青稞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搭建西部生态有机特色农业产业化高地,全面提升青稞酒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实现科技引领下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公司总经理万国栋介绍。

  一家土生土长的青海企业,转型升级格外接地气。目前,天佑德申请发明专利超过15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8项,获得地方和行业科技进步奖7项,4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位于天佑德青稞酒公司的中国青稞酒研究院。位于天佑德青稞酒公司的中国青稞酒研究院。

  精深加工“上线”,赢得市场口碑

  一粒小青稞蕴藏的加工价值会有多大?如今,随着食品消费不断升级,许多企业将生产方向转向了具有专利保护的健康食品。当“青稞×精深加工”后,可能会是指数级的增长。

  作为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青稞深加工)专项实施单位之一,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青稞精深加工方面所下的功夫有目共睹。6月11日,记者来到该公司青稞精深加工生产车间,浓郁的青稞谷物味扑面而来。据了解,烤制好的饼干进入筛选包装环节后,将根据公司的订单发往目的地。

  “青稞本身营养价值很高,通过精深加工后的产品让消费者更容易选购,青稞系列产品推出后,来了解的客户不少。我们想把青海的好东西、好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青海的青稞,选择青稞产品。”公司总经理魏建辉说,目前,企业已建成两条生产线,第一条是青稞饼干生产线,年产量55.8吨;第二条是青稞饮料生产线,年产量120吨。2023年,企业收购青稞原粮200多吨,总销售额近2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浙江、上海、南京等地。

  新生产线的投用进一步助推着企业发展。走进青稞、藜麦源头工厂——青海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生产车间,巨大的机器不停运转,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正有序处理刚刚运来的原粮,最后经过分装、发货,一箱箱高原青稞原粮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的原粮要进仓、清理、加工,还会经过两道色选机筛选,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工艺比较先进,特别是青稞的生产加工,保留了青稞胚芽,保证了产品质量。今年,我们还要增加投入,进一步挖掘青稞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让青海的青稞产业发展得更加壮实。”青海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公司是集高原特色青稞、藜麦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龙头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及原料供应,公司在青海省内建成了666.67公顷的杂粮种植基地,成为全省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全产业链企业。2023年,企业销售总额达3000万元。

  目前,省内拥有青稞糕点粉、青稞麦纤素(β-葡聚糖初级提取加工品)、青稞饼、青稞麦片、青稞麻花、青稞固体饮料、青稞β-葡聚糖健康饮品等生产线20多条,开发青稞系列产品30多种,年设计加工能力28万吨,年生产青稞产品26万吨,加工转化率达60%,商品率达80%,主要加工产品有青稞酒、青稞面粉、青稞米、代餐粉、青稞饼干、青稞奶茶、青稞挂面、青稞速食面、饮料等,赢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口碑。

青海三合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青稞小麻花生产线。青海三合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青稞小麻花生产线。

  优质电商整合,打通销售渠道

  时下,线上销售是拓展市场的大趋势。作为海东市青稞产业的优质企业,青海三合源食品有限公司和青海西海牧场食品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有着共同的认识——借助优质电商“西部优选”商城,让青稞产品走近消费者,走进千家万户。

  你可能很好奇,“西部优选”商城都有些啥?

  青海牦牛肉、青稞、藏系羊肉、冬虫夏草、枸杞、藜麦、酸奶……打完长长一串“青藏高原限定”特产名字,“流口水模式”已经开启。这一大波青海特色产品,“西部优选”商城都能带给您。

  6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海东市河湟新区的青海青稞藜麦总部经济基地了解到,为更好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加快青稞藜麦产业发展,青海依托海东市“一带一路”节点和兰西经济圈的区位、交通、物流仓储、市场信息的优势,通过该基地加快提升青稞藜麦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更好发挥企业运营优势,利用公益性数据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青稞藜麦生产销售标准,加快青稞藜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青稞藜麦产业集群建设。

  “我们正努力打造适合青海发展的‘互联网+青海特色产品’线上线下特色总部经济,使青稞、藜麦产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基地负责人靳邦昀介绍说。

  靳邦昀表示,青海青稞藜麦总部经济基地致力于青海河湟农林牧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已搭建“西部优选”在线商品交易平台,精准定位“大市场、大业务、大客户”,现已成为青藏高原农畜产品走出去的新渠道、新窗口。

  目前,“西部优选”共有供应链企业2600余家(青稞藜麦加工企业70余家),青海牦牛肉、藏系羊肉、冬虫夏草、枸杞、藜麦、青稞等2万余件名优商品在“西部优选”商城“露面”,从2021年至今,销售总额达11亿元。

  从把种业“芯片”紧紧握在手中,到精深加工赢得口碑,再到借助电商平台打开市场,如今,承载着美好梦想的青海青稞产业已聚链成条,在高原大地奏响希望乐章。

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青稞系列产品。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青稞系列产品。

   【也说】让青海青稞出圈又出彩

  在青海,青稞是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已有3500多年的种植历史。

  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在科技支撑和政策推动下,青海实现了青稞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青稞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增,新品种的推广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增产增收作用。

  那么,如何让青海青稞持续跑出“加速度”,出圈又出彩,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全省各地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一批叫得响亮、卖得上价青字号精品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其中,青海青稞产业链条基本成型,正按照“高产粮用、保障供给”“粮饲兼用、以农促牧”“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多元化方向稳步发展,这对释放青稞多元潜能,提升青稞综合价值,做大做强青稞产业,推动青稞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立足“青”,体现“特”,形成“产”,以系统思维引领战略规划,培育发展动能。

  《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青稞产业品牌打造行动,对青稞产品品牌、市场营销展开全面企划,强化品牌推介。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和政策托举力度,不断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学研合作、加速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逐步形成以龙头示范企业为依托,加工企业和购销贸易企业集聚发展的青稞加工产业特色园区,并积极通过多种方式拓展青稞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当然,更要在企业“使不上劲的地方”推一把。

  要以市场思维打造品牌,形成竞争优势。记者采访中发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之优质的原材料、高品质的产品、严格的工艺要求和严谨的管理体系,让很多有“金刚钻”的企业转型成功,并迈向高阶发展。因此,拓展青海青稞产品消费市场的渠道,一定不可忽视品牌的作用。需要企业有凝聚力,将有限的资金、人力和精力用在刀刃上,搞研发、强技术,从而迸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生机活力;有目标,形成省级公共品牌、市级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良好势头。更要用心,保持核心竞争力,以品牌效益和企业文化吸引消费者,让自己的产品尽人皆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随着农业农村部和青海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工作的推进,打造青字号青稞品牌的同时,正不断延伸出向新、向优、向数的青稞产业链条。我们相信,朝着这个明确的方向发展,青稞产业链条会更加丰富多样。

  相关链接:青稞——麦食中的营养黄金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籽粒内外稃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在青藏高原地区称为青稞,其它地区也称元麦、米麦等。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高寒地区,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多年,是青藏高原的主粮,是青海农牧业的主导产业,是饲料加工业的主要原料,更是开发营养保健类产品的朝阳产业。

  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与常食之青稞具有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是分不开的。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是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其“三高两低”即高蛋白质、高纤维、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的营养特点,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和β—葡聚糖等生命功能元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平衡血压等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青稞产业已逐步走上一条生物高科技循环发展之路。(宋翠茹 整理)

青海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