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当“数智化”遇上老工厂,株洲服装:“工厂革命”会来吗?

当“数智化”遇上老工厂,株洲服装:“工厂革命”会来吗?
2024年06月19日 09:08 新浪新闻

▲接到智衣纺织服装产业互联网平台上游发出指令后,一键点击,自动裁床即可进行成衣裁片工作。 记者/李军 摄▲接到智衣纺织服装产业互联网平台上游发出指令后,一键点击,自动裁床即可进行成衣裁片工作。 记者/李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楚 李军

  【核心提示】

  ◆在株洲秘密试验四年后,本月底,一家经过数字化改造的服装工厂将正式揭开面纱。

  ◆传统服装工厂“生产靠手工、决策靠经验”的老路一走就是几十年,如今商业形态深度变化,供给侧的降本增效成为必答题。

  ◆哪怕异地加工费事费钱,但由于株洲本土服装加工厂的低质低效,不少本土品牌不得不选择异地加工。“千亿”名片产业痛点不容忽视。

  ◆电商、制造巨头早已布局“工厂革命”,对拥有大量中小服装工厂的株洲来说,关于大数据、数字化转型的宏大故事已经太多,当务之急是动起来,从打基础开始,做出实际效果,创造实际价值。

  “示范工厂”:从靠经验到靠数据

  6月17日,芦淞区白关服饰产业园内,“智衣新质示范工厂”(下称示范工厂)内,生产正在有序进行。再过半个月,该示范工厂将正式对外揭牌。

  这是株洲智衣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下称智衣平台)落地株洲的首家示范工厂,对于将要被改造的株洲本土老牌服装企业湖南远赢服饰来说,期待已久。

  前者,是一家扎根纺织服装产业、为株洲服装带来改变的科技企业;后者,则是一家深陷传统、决心求变的中等规模制衣厂。

  站在当下纺织服装行业转型涅槃的时间节点上,该示范工厂的落地,成为观察株洲中小服装厂数字转型的重要窗口。

  车间内,裁床往复,工人专注,头顶的吊挂有序流转,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跟传统的服装厂没有区别。

  然而,在后台,从物料采购、物料使用、工人劳动、产品数量甚至成品发货等工厂生产全流程,已然生成一个个数据,透过手机实时可查。

  服装生产是“非标生产”,工序复杂、流程紧密,很多环节离不开人,使其“数字化”艰难复杂。“生产靠手工、决策靠经验”的老路,一走就是几十年。

  “原来每年光是因为原料采购失误导致的误工误产就至少有15次,虽然上了不少电子设备,但数据无法串联利用。”示范工厂负责人、湖南远赢服饰负责人钟建湘说。

  简而言之,示范工厂的改造围绕两条主线展开。

  一方面,用信息手段替代粗放人工,比如工资核算系统取代人工算薪,比如库存仓储系统取代人工点货。

  另一方面,打通各类电子设备数据壁垒,让工厂数据联通并集中起来。目前,在智衣平台架构下,示范工厂实现了从设计、下单、生产、采购、发货全流程数据管控,并与第三方吊挂、裁床、缝纫机系统实现对接,工厂实现透明化生产。

  工艺数据、产能数据、生产线数据全部打通后,所有数据汇总到一张屏幕上,从最近12小时到周到月,从工单的计划产量到完成进度再到合格率等,一目了然。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接单做单、排单排产,所有决策都有了基本的数据支撑,不会再像原来那样光凭经验。”钟建湘说。

  示范工厂经过四年运行,各类生产指标改善明显。比如,转换订单平均处理时间由30分钟/单提升为6分钟/单,人均台产量由39件/天提升至76件/天。

  产业平台:从工厂赋能到行业提质

  示范工厂的种种改变,都指向一个制造业老掉牙的概念:柔性制造。

  今天的服装供需不再“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大规模生产被个性化定制生产所取代,批量生产销售赌爆款(以产定销)被小批量测验快速返单(以销定产)所替代。

  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品质需求越来越强,这对服装工厂生产精度、流程管控、成本管控、供需信息流通效率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降本增效、内部挖潜的课题,摆在每一位工厂主面前。

  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服装制造业深度重构,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打造柔性供应链,几乎是唯一的答案。

  巨头们早已抢滩。以阿里巴巴“犀牛工厂”为代表的电商企业,靠着海量消费端数据赋能工厂;三一重工、海尔等制造企业则凭借技术积淀率先改造生产线;一堆5G、人工智能、云计算企业挺进“万物互联”赛道。

  “只有通过数字化对生产线、供应链、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供给侧全方位升级,数字化带来的是确定性。”株洲智衣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智一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负责人龙志说。

  龙志曾在国内头部互联网上市公司做过高管,其创立的互联网女装平台年销售额过亿。在互联网、服装行业浸润10余年,他对变革与痛点有着清晰的认识。

  服装工厂数字化存在两个极端。大厂重注加码,力求彻头彻尾变化;小厂亦步亦趋,在生存与发展间沉浮旋转。

  在龙志看来,这恰恰说明了服装工厂数字化改造进程中三个事实不容忽视:中小规模传统工厂存量大、改造缺乏有效引导和规划、缺乏一体化伴随式服务。

  “第一步是先帮助工厂把基础打好,首先让工厂主看到变化,并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有限的改造空间里提供有效的帮助。必须一步步走,步子急不得,环节少不了。”龙志说。

  “数字化”不是“数据化”,不是简单地上电子设备、追求数据。“而是让数据动起来、用起来,为经营提供足够支撑,最终形成企业自己的数据资产,让它聪明起来。”龙志说。

  智衣平台的核心能力是“数据洞察、灵活制造”。在其战略金字塔里,“工厂改造”在最底层。数据分析、供需对接、产业链金融、全行业平台等依次往上,最终构建株洲纺织服装纵向一体化的数智化综合服务平台。

  “多年来株洲没有这类平台,当前产业提质、企业转型都面临新的挑战,我们急需更多智慧力量、科技力量,跟我们一同更精准地帮助企业、优化产业。”芦淞区一位政府人士直言。

  在该人士看来,“智衣平台”能以一种相对透明的方式,打通政、商、学、研、产的壁垒,让各类政策、研究、举措更为精准,最终助力株洲服装产业提质升级。

  龙志介绍,目前,智衣平台已经与清华大学孙家广院士团队、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团队展开战略合作,在产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以及物联网时序数据库开发等领域进行深度协同研发。

  当株洲服装产业链上多个环节可视、透明、数据共享,效率提升是必然的。

  “那样能够让多个订单并行操作时更加有序,更节省时间。市场销量数据与工厂生产制造环节打通,工厂能够根据淡季旺季灵活排产,商家也能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工厂。”钟建湘说。

  株洲突围:从小作坊到“精品厂”

  40年筚路蓝缕,株洲服装从早年的车站路边摊,已经发展成今天拥有38家专业市场、1.7万多家市场主体的中南地区最大服装集散地。它也是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之后株洲第二个总规模破千亿的产业。

  产业影响力、名气自不必多言,但不可回避的是,在生产端,株洲依然存在大量低效、传统、粗放作业的“小作坊式”工厂,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关卡。

  坏消息已经传来。

  去年,株洲日报推出《株洲服饰产业调查系列报道》,其中深度聚焦了“加工出走”现象,即不少株洲本土服饰品牌舍近求远,选择将生产加工环节放在广州、福建等地。

  “一方面是这些工厂的工艺普遍很粗糙,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一些工厂也不愿意接我们的订单,认为我们要求太高,太耗时,他们挣不到钱。”一位品牌主理人表示。

  另一位品牌创始人则直言,“只把简单的工艺放在株洲,虽然异地生产沟通成本高,但起码品质跟效率得到了保障。”

  是株洲产能跟不上吗?

  “恰恰相反,株洲的生产加工规模充足,甚至算得上株洲服饰产业的优势。”在上述报道中,株洲市服饰纺织协会常务副会长叶天毅向媒体表示。

  数据显示,株洲有服饰加工企业1300余家,加工工人将近7万人。

  究其原因,依旧是工厂生产水平不足、低质低效。这又导致缺乏议价能力,只能低价竞争,最终又演变成产业吸附力弱、生产竞争力弱、工人出走。

  是株洲服装工厂全面原地踏步吗?

  素白在株洲有一批长期合作的工厂,此前水平也一般,但经过多年工艺改造,目前都能确保质量。“如果这些厂能做到,其它的也能,关键看企业主意愿。”湖南素白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天文说。

  龙志透露,过去三个月来,株洲已有20余家服装工厂主动对接智衣平台,其中不乏中等规模以上工厂。

  “其实我们一直都有危机感,也知道工厂传统搞法有问题,但我们长期做乙方,没多少主动权,也确实不太懂互联网跟数字化这些,如果能有个公共平台帮助我们,当然是好事。”其中一名服装加工企业主说。

  而在龙志看来,示范工厂—公共平台—规模用户—整体改善的路径,依托株洲服装固有优势,势必又为株洲带来更多高质量订单,也一定会带动更多资源向株洲靠拢。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服装产业个性化需求取代大规模生产,反而是株洲这种规模小、数量多的小工厂加工更符合趋势,但前提是工厂要“小而精”。

  魔美名作服饰创始人刘立中也曾直言,要从思想层面对本地服饰加工企业进行倡议,鼓励他们转变思路、主动求变,进行工艺、品质提质升级。“一味追求挣快钱,换来的是更低的价格和竞争力,很难持续发展。”

  上述芦淞区政府人士则特别期待示范工厂,“我们需要靠这样的标杆工厂影响更多厂家。”

  “智衣平台”登场,也意味着,坐拥中南地区最大服装产业集群的株洲,数字化转型正式向最为艰深的中小服装制造迈进,助力“制造名城”再往前一步。

  “在我们说过太多关于大数据、数字化转型的宏大概念与壮丽故事之后,当务之急要把技术落在实处,弄出实际效果,创造实际价值。”龙志说。

  编辑:青琪

株洲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