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高质量发展山西行 | 灵石“护汾”三部曲

高质量发展山西行 | 灵石“护汾”三部曲
2024年06月19日 15:43 央广网

  央广网晋中6月19日消息(记者张洁 郎麒)夏日炎炎,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以下简称:一污扩容),工人们正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作为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省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灵石县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灵石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灵石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汾河自灵石县桑平峪入境,沿县城西侧由北向南穿城而过,至南关石桥村出境,全长57.5公里。不让一滴污水入汾,成为灵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近年来,通过治理污水、管护河水、利用好再生水,灵石“护汾”三部曲全面守护三晋母亲河流域生态健康。

  灵石县城依汾而建,处理好生活污水是“护汾”的关键。随着县城人口增长和排污管网完善,始建于2008年的灵石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日渐不足。

  “‘一污扩容’工程投用还需一段时间,为确保生活污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县里引进国内先进技术,仅用一个月时间,建起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的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处理设施。如此高效率,在国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非常少见。”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灵石分局副局长乔鹏程向记者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装配式污水处理设施犹如一个大型集装箱,污水通过内部若干处理池的过滤降解,由浊变清。“我们24小时监控处理池的各项参数,确保出水水质达地表五类。”第一污水处理厂厂长李卫强说。据介绍,在2025年6月前,灵石县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将达地表三类。

灵石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灵石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不仅是生活污水,灵石县20户外排废水企业也已全部建成废水处理设施,并安装在线监控与环保部门联网。“每隔十分钟,我们处理站水质的各项数据,就会自动发送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系统里,每个数据的细微变化都会被监测。”山西保利合盛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处理站站长李国新说。

  目前,灵石县“一泓清水入黄河”省、市、县重点工程共32项,总投资13.3亿元。除污水处理配套工程外,总投资3亿元的汾河干流灵石县段综合治理工程,将新建堤防13.8公里、滩槽整治24.3公里、生态修复16.7公顷,预计今年12月底主体工程完工。

  守护汾河,从项目中见成效,在细微处窥真功。

  今年四月,灵石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一场“徒步排查”行动,42名工作人员分7组,10天时间用脚步丈量汾河灵石段及各支流,共排查出821个入河排污口,对其中146个问题排口,制定“一口一策”方案,“这次徒步成效显著,现在99个问题排口已得到整治。”乔鹏程说。

  此外,常态化监测也是灵石“护汾”的重要手段。“灵石汾河段全境有25个采水点,每天不定时采水。如发现水质异常,还需加密采水频次,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污染物及污染源范围。”灵石水环境管控技术单位负责人刘艺伟介绍。在汾河支流三交河取水点记者看到,采水人员顺着绳子下到河滩,从设在河中央的太阳能自动采样器中,取出24小时内采集的水样,刘艺伟说:“河旁边就是工业园区,所以这个采水点每天常规采水3次。”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水样检测分析(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水样检测分析(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除了采水,刘艺伟的团队还承担着沿河巡检、水环境排查、水样检测分析等工作。“每天都会出水质报告,一旦有异常情况,县里‘一泓清水入黄河’办公室会统筹相应部门,在极短时间内进行解决。”刘艺伟说。

  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灵石县作为山西省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煤焦、冶金、建材等产业集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依托污水处理工程的高标准、全覆盖,2021年,灵石在全国首开再生水水权市场化交易先河,走上了再生水破解经济发展 “水瓶颈”的改革之路。

  再生水是污水经处理达到一定水质要求,可用于工业生产、市政绿化。截至2023年底,灵石总投资2.29亿元,连接13座污水处理厂、覆盖3个工业园区、总里程67.787公里再生水管网已基本建成。按照“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全交易”的要求,全县污水经处理后,全部进入再生水管网,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灵石在全国首开再生水水权市场化交易先河(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灵石在全国首开再生水水权市场化交易先河(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这是去年两单再生水水权交易记录,解决了两家企业21万立方米/年的工业用水需求。”灵石县水利局吴晓琳打开电脑,给记者介绍再生水水权交易平台的运行情况。从2021年至今,该县已与5家企业成功交易再生水741万立方米/年。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解决了经济发展困局,更为保护母亲河的充盈丰沛奠定了基础。2023年,灵石汾河干流已批复许可用量149.41万立方米,但当年实际用水量仅为40.52万立方米。

  如何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灵石县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护汾”方案——大到工程建设小到排口整治,从数据监测到人工排查,一滴不漏让污水变废为宝,这个汾河畔的小城正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泓清水入黄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