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密码”,你解出来了吗?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密码”,你解出来了吗?
2024年06月19日 10:10 新民晚报

  昨天,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公映, 该片见面会在上海影城举行,千人大厅座无虚席。原舞剧编剧罗怀臻,电影总制片人、导演崔轶携领衔主演王佳俊、朱洁静,主演邓韵、方光等悉数出席,与观众交流。罗怀臻赞道:“舞剧开创了中国舞剧的新范式,舞剧电影再次开创了中国艺术电影的新范式。”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荣誉呈现,上海歌舞团和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改编自韩真、周莉亚总编导的同名原创舞剧,由郑大圣担任总导演。它是由上海这座城市红色基因孵化而成的一张红色名片。

  影片放映过程中,观众全神贯注,被精彩的剧情、舞蹈和表演深深吸引。映后灯亮起时,不少观众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在与观众交流时,朱洁静表示,用“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第一次拍摄电影的自己:“会有一点小慌张,但是并没有怯场。这源于舞剧《电波》带给我们的自信,要知道,6年来我们已经演了600多场。”王佳俊分享自己“触电”的感受时说:“作为一个舞蹈演员,能够带着舞剧电影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面对那么多的导演、演员的审视。我自信舞剧电影《电波》能够代表中国、代表上海。”

  孙道临女儿孙庆原组了个“观影团”来听父亲穿越时空的原声再现,她看到最后忍不住落泪:“刚才看到电影的最后一幕,出现‘同志们,永别了’的父亲的声音,我的眼泪掉了下来。舞剧电影把舞台跟电影表演融合在一起,向经典致敬,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此外,一群自发穿旗袍来观影的观众也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她们是从6月7日电影节开票当天“秒杀”到这一场的“铁粉”,“画面美得让人窒息,在大银幕和杜比音效的加持下,完全沉浸在视觉盛宴之中”,“整部影片没有一句台词,没有大场景,没有大后期特效,看完却必须用震撼来形容”。

  当被问及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时,一位观众提到了片中一处画面有“安全出口”灯牌的细节,“这个镜头一出来旁边就有人说‘是不是穿帮了?’但是我觉得这个细节肯定不是穿帮。它反而暗示李白明明可以退到安全地带,但是他选择了从安全出口出来,去面对危险和牺牲。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每一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不少观众表示,这是导演别有用意,自己也特别享受寻找“密码”的感觉,比如看似穿帮的观众席的出现、小裁缝练功厅舞段、密码雨、油画天空等。

  对此,主创把观影过程比作一场“解码”之旅,称影片很大的看点在于舞剧电影里运用了非常多有导演巧思的电影语言去表达。导演崔轶说:“每次这些观众镜头出现的时候,背后又有怎样的表达,我觉得大家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电影里找找答案。”(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