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九派时评丨脱贫的大凉山,莫被“公益秀场”固化在“贫困”标签上

九派时评丨脱贫的大凉山,莫被“公益秀场”固化在“贫困”标签上
2024年06月19日 20:03 新浪新闻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江城

  公益秀场的危害不言而喻,这事实上极大地扭曲了当地的面貌,将当地牢牢固化了当地“贫穷”的印象。这不仅是对当地百姓努力脱贫的漠视,也给地方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始终顶着“贫困”的帽子,对于当地的招商引资、文旅开发等,恐怕都是一种负资产。

  日前有记者调查发现,受商业利益驱使,一些研学机构会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并借此推出“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在这些研学项目的渲染下,大凉山似乎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场”。

某机构大凉山支教研学产品,7天超万元。图源项目截图

  如今大凉山也已经做出回应,将启动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虚假支教、虚假宣传等恶劣行为,狠刹各类乱象。

  大凉山变成公益秀场,或许和“大凉山”这个标签有关。在游学活动井喷以前,大凉山也是卖惨短视频的造假重灾区。前不久,凉山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凉山阿泽”案一审宣判,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这些网红通过摆拍的贫穷、虚假的宣传,目的却是为了直播带货的生意。如今,公益秀场的出现,其实也是类似路径的复刻,利用大凉山的背景,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生意模式”。

  这事实上更像一种互联网的想象。其实早在2020年,大凉山就已经退出贫困县序列。哪怕是教育,大凉山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报道,近年来凉山州实施了教育扶贫提升等工程,建成乡镇标准中心校600多个。把这里当作一个“教育洼地”,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公益秀场的危害不言而喻,这事实上极大地扭曲了当地的面貌,将当地牢牢固化了当地“贫穷”的印象。这不仅是对当地百姓努力脱贫的漠视,也给地方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始终顶着“贫困”的帽子,对于当地的招商引资、文旅开发等,恐怕都是一种负资产。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凉山已经不再需要支教。只不过这种虚假的、泛滥的支教,这本质上是对大凉山的“消费”,把大凉山当作刷履历的背景板,也催生了一种虚伪矫饰的歪风。从报道中能看到,很多大凉山的孩子只负责“收礼物”“合影”,只能无辜地配合表演,不难想象这会给这些孩子留下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不过更应当追问的是,这种需求从何而来?这种支教都不便宜,动辄就要上万元。人们愿意花不少钱去买一个机会“做贡献”,这听着有些荒诞,背后也必然有其他因素。

  这从一些研学机构的宣传就能发现端倪——在7天内获得公益时长、非遗文化或是乡村支教调研报告等,便可以为申请海外留学、择校、评优提供相应证明,而大凉山曾经的标签,更让这里容易被这些机构顶上,也被很多人视为一个“加分项”。可见,这种功利性的用途才是公益秀场存在的深层原因。

  如今在不少地方,无论是中小学生的评优升学,还是大学生的奖学金、社会实践分数等,公益服务都成了一个重要的标准。这种考核本质上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参与社会服务。但很多时候,一些地方和学校疏于对公益服务内容和真实性的考核,仅仅关注其形式内容,于是便催生了这种“花钱买支教”的现象。

  不只是支教,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有些机构还推出了“购买志愿服务时长”的项目。中小学生去郊区“研学”一趟,或是购买“助农包”,就可以获得“志愿服务时长”——而这个时长在一些地方是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硬性标准。这些,本质上和大凉山的“公益秀场”是类似的。

  对于公益秀场这样的怪现象来说,仅仅关注一个地方是不够的——只要畸形的需求在,不去大凉山同样也有大把地方可以选择。更重要的,还是治理需求本身。比如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对公益服务的认定上,应当更加规范和科学,注重真实性的考察;在一些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合理设置公益服务的占比;同时也应当对一些违规操作的机构,比如打着支教旗号实则买卖证书、分数等,相关部门也应当强化处罚和取缔等。

  治理支教乱象,关键是要从源头清理掉那些动机不纯的需求,对支教活动去伪存真,留下真正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支教者,才能让公益支教回归纯粹和朴素;也让接受支教的地区得到真正有益的帮助,而不是被一再被居高临下地俯视,成为“亮丽简历”的垫脚石。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