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用良法善治为清朗网络空间构建安全屏障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用良法善治为清朗网络空间构建安全屏障
2024年06月20日 14:31 四川新闻网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建设起步30周年。进入新时代,网络法治建设将充分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不断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础。(6月19日《光明日报》)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云奔潮涌、气象万千。当代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生机勃勃。据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良好网络生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场域。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网络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地仍不时出现网络暴力信息等,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侮辱、诽谤、侵犯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甚至造成当事人自杀等严重后果,产生恶劣社会影响。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亿万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对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影响作用更加凸显。相反,那些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行为却令百姓深恶痛绝。

  实践也证明,没有清朗网络空间就没有国家安全文明,维护清朗网络空间是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构建更为清朗的网络空间,更需要制定更为系统完善的法治规则,从源头加大治理力度。正如此次出台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所明确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应坚持源头防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协同共治的原则,建立网络暴力信息监督管理机制,鼓励网络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等。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当前,我国在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过程中,互联网治理规模之巨、难度之高、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因此,治理网络暴力信息,打击网络诈骗,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需要政府、企业(平台)、社会、网民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构建齐抓共管机制,推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真正用良法善治为清朗网络空间构建安全屏障,让网民依法依规上网浏览信息、展开互动,助推互联网生态在法治基础上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人民。

  作者:王小梅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