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的韶山行” 走进学生心

“我的韶山行” 走进学生心
2024年06月20日 09:38 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蒋诗雨

  湖南是教育大省,又是红色资源大省。毛泽东同志故居、彭德怀故居……红色景点众多,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如何将两者结合,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培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

  2023年4月起,省教育厅将红色研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把“大思政课”搬进伟人故里,在全省全面掀起“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热潮。截至今年5月31日,已组织175批共21万余名学生赴韶山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心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近日,在韶山毛泽东广场,来自嘉禾五中的350名学生以铿锵有力的合唱,开启“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之旅。接下来的2天1晚,他们将前往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等地,边参观边听课边思考。

  在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的大礼堂里,授课老师以一堂现实与历史深度结合的思政大课——《恰是风华正茂》,讲述毛泽东同志的成长之路,让同学们领略“立大志”“成大才”的伟人风采,点燃“强国有我”的梦想。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同学们在“为人民服务”展厅、毛岸英遗物处、毛泽东同志卧室等地,通过实物参观、现场教学,与历史跨时空对话,情感一次次触动,信念一次次激发。

  将学思研、知信行贯穿研学全过程,把整个研学过程设计为一堂行走的思政课。研学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说,“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可观、可闻、可感,让人印象深刻。

  红色研学路,“学”出新收获

  为更好满足“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需求,增强研学学生沉浸式体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生平业绩陈列馆进行提质改造,对《启航》《寻路》《曙光》《开国大典》等场景进行了全新升级,新增了《长征》景观,并对展示空间、参观流线等作了精细化调整。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是今年新添加的研学点之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应该被永远铭记。”站在陈列馆革命英烈墙前,安仁县第一中学学生张丰建说,“有专业老师授课,还有数字化多媒体互动,我所受的教育更加深刻。”

  位于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的韶山红色影像厅,今年被纳入红色研学线路,循环播放的视频教学片《永远的怀念》,有不少首次公开的珍贵视频影像,吸引着研学学生驻足认真观看。韶山思政教育实践营地门楼陈列馆展出的图文资料,也向研学学生全方面展示青年毛泽东求学的历史脉络,内容更为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

  一场场互动式班会、一篇篇研学日记,让学生们立下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的志向。

  我的韶山行,“行”出大天地

  “我的韶山行”得以成“行”,离不开高位推动与多方努力。

  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13个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建立起韶山红色研学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则在试点工作、课程开发、营地建设、安全保障等方面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在营地建设上,将闲置的韶山学校老校区改造为标准化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目前,可容纳4000名学生的第二期实践营地正在推动建设中。今年,还专门开通了“我的韶山行”专列,已有3万余名学生通过专列赴韶山研学。

  组织专家深度挖掘韶山红色教育和思政教育资源,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开发小、初、高三个学段共36堂主题研学课程。选取“饭篮子”“七十三个补丁的睡衣”等一批富有感召力的文物作为思政课的“生动课本”,让学生在实景感受中激发思想共鸣。统筹讲解员、思政教师等专业力量,组建思政课讲师团队,先后10余次组织团队进行强化培训。

  6月18日,在长沙举行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省教育厅向全国推介“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经验。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传贵表示,下一步,湖南将组织各地结合实际,深度挖掘区域内红色资源,按照“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模式,组织力量进行课程设计和打造,用好、用活更多湖南红色资源,担起讲好新时代思政课重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作者:余蓉 蒋诗雨作者:余蓉 蒋诗雨

  责编:余蓉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