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理响中国】赵尚志的办报往事

【理响中国】赵尚志的办报往事

  鲜花盛开的五月令人陶醉。84年前的五月,革命者赵尚志转战白山黑水间,在腥风血雨的岁月,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留下了5篇珍贵的作品。翻阅斑驳发黄的《东北红星壁报》,看到年轻革命者的思想在“红色的五月”熠熠生辉。

  主笔《东北红星壁报》第2期

  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作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在担任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时期,主笔《东北红星壁报》(以下简称《壁报》)第2期。他创作的5篇脍炙人口的抗战佳作流传至今。

  1940年3月20日,中共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在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结束,会议决议赵尚志到由周保中担任总指挥的东北抗联第二路军任副总指挥。3月28日,周保中、赵尚志率警卫队抵达虎林(今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境内。5月14日,抗联第二路军在宝清(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营地出版《壁报》第1期。

1940年6月2日《东北红星壁报》第2期第2版《土野的诗歌》《将就一些儿》《谜语请教》 作者/供图1940年6月2日《东北红星壁报》第2期第2版《土野的诗歌》《将就一些儿》《谜语请教》 作者/供图

  5月29日15时至17时,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及直属部队在宝清营地召开党员大会,赵尚志在会上作《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报告。会议研讨了“壁报工作和扫除文盲”事项,提出《壁报》第2期要“利用可能时间,竭力讲求适合于群众通俗简易的要求改善内容,充实内容,改善投稿”。

  6月2日,赵尚志主笔的《壁报》第2期问世,这期刊载他以“向之”为笔名所作的2篇韵文、1篇诗歌、1篇述评、4则谜语。《土野的诗歌》《将就一些儿》《谜语请教》刊于标注为“革命文艺”的第2版,《春日卡击(春之花调)》刊于第3版,《纪念红色的五月》连载于第6、7版。作为骁勇善战、出奇制胜的军事指挥家的同时,赵尚志更是一位意志坚定、文采斐然的抗战宣传者。

  五篇作品的抗战风采

  《土野的诗歌》《将就一些儿》这两篇韵文朗朗上口、节奏分明,叙事生动、须眉毕现。《土野的诗歌》展现了抗联战士在山林间休整之际遇敌突袭,沉着应战的形象。首先写到:“细碎鸟声满山发,都到山泉去洗头刷牙,我你他,各个笑哈哈,山鸦也叫呱呱,不知牠【它】把谁夸。伶俐的树鸡去向松鸭问话,蓝靛壳的胆真大,竟敢跑到我们的脚下。”正当“忽然阴雨鸟雀还家,剩下我们被淋得像个水鸭,有人说快去烤火吃点饭吧”之时,“忽听枪响砲弹炸,同伴立刻伤了三【仨】”。于是,战士们“快拿枪往前爬,只见那贼兵布满了山岗和低洼,不管泥水和路滑”。虽然处于敌众我寡的局面,但战士们“人少可是沉着不害怕,藏身在石后树根或小岗下,描【瞄】准不远的那个就打他,叫他回老家”。还击过后,敌人里“吓的有个把头硬往地下趴,屁股朝天目标更大”,战士们乘胜追击,“追的敌兵丢掉鞋袜,活抓个狗头咱也来审问他”!待战斗结束,“已经日西下,道旁的鲜血染红了黄花”。而战士们“煮上牛肉罐头焖上白米饭,吃个肚皮难容下,再把盆碗刷”。抗联战士大无畏的革命形象跃然纸上。

  《将就一些儿》表现出汉奸向日本侵略者摇尾乞怜,被俘日酋向抗联战士求情松绑的情形。

  《谜语请教》计有5则,其中第1至4则为赵尚志所作,因谜面后均附“向之候教”四字,第5则标注“转载”。导言中说:“猜谜诸君请于六月六日以前投文本编辑部以便在下期揭晓。完全猜中赠书一本,完全不中恕不登载,余均披露芳名。”

  诗歌《春日卡击(春之花调)》借景抒怀、流畅诙谐。该文在春景的描绘中记录抗联战士的伏敌情形,呈现着抗联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述评《纪念红色的五月》九百多字,壮怀激烈、鼓舞斗志。文中首先说明“红色五月”的成因在于一系列纪念日后,指出:“应该知道中国人民不但记住了五月的痛史,并且有决心去拼血命为雪耻而进行斗争。”在抗战战况方面,文中谈到,在关内战场“真是在抗战救国的工作任务上表示了纪念红色五月的光荣行动”的同时,“东北抗日队伍,也在各方积极活动进攻敌寇,以及集会宣传作为纪念”,尤其是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几次大获胜利,亦可稍足表示我抗日战士纪念五月的热烈与极积【积极】”。为了实现抗战胜利这一目标,赵尚志慷慨陈词:“我们抱着这个目的去斗争,以追怀过去的五月,以迎接将来的五月,我们流着洗辱的血,戴上胜利之花,慷慨悲歌,转战各方,来纪念五月。”

1940年6月2日《东北红星壁报》第2期第6版《纪念红色的五月》 作者/供图1940年6月2日《东北红星壁报》第2期第6版《纪念红色的五月》 作者/供图

  1940年7月,赵尚志入苏联境内,未再参加《壁报》工作;当年10月,他由苏返回,在饶河(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暴马顶子一带领导抗敌斗争;当年11月,他撰写《关于东北抗日游击队的过去与现在的略述》《关于布置和建立东北游击队的报告》两篇文章,前者包含他创作的歌曲《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赵尚志坚如磐石的抗战意志正如他的歌词中所述:“献身为抗日救国真荣耀,抵挡那倭寇匪徒的残暴;新伤和旧痕愈多愈荣耀,鲜红的热血洒遍了荒郊;不要耻笑我们破烂战袍,不要轻视我们伤病残老;庆凯歌看红旗到处飘飘,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一朝!”

  不同题材的作品,有的通俗、诙谐、幽默,体现了符合读者文化水准的意识;有的义正词严,表达了对革命事业远大理想的必胜信念。文章简短仓促,报纸印制稍嫌粗糙。捧拾这些发黄发脆的珍贵史料,可以感受到84年前白山黑水老林里燃烧的青春与信仰。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刘娟

  网络编辑:贾伟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