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思想里的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河北探索⑤丨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看未来产业如何塑造河北发展新优势

新思想里的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河北探索⑤丨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看未来产业如何塑造河北发展新优势
2024年06月21日 08:13 河北新闻网官方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河北探索⑤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看未来产业如何塑造河北发展新优势

  

  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0月12日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月31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蔚县玄武岩制成的国旗闪耀月球时,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也“一战成名”。

  这种新材料的创新应用,意味着一个新的产业已露尖尖角。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未来产业已成为各地战略布局的重点。

  作为传统产业大省的河北,更要在这波未来产业发展浪潮中有所作为,前瞻布局,抢先落子,下好先手棋。

  

  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地址。

  这不是不可能。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被称为“雄安之眼”。整座城市的水电气暖以及每座楼、每条路上的设备,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信息交互和控制,实现万物互联。

2023年7月18日拍摄的“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本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2023年7月18日拍摄的“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本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

  万物互联的基础之一,是万物都有IP。雄安新区新一代网络实验室加快研究的,就是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转换,这能让IP地址量从2的32次方个,扩容到2的128次方个,使IP地址更加充足。

  雄安新区正在全面部署IPv6,为新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提供强大的信息化科技支撑,实现以数据资产驱动经济增长。

  未来,并不遥远。

  今年1月29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新技术处处长孟志国看来,未来产业是河北必须抢占的制高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

  未来产业蕴藏着无限潜力,谁能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2023年,河北出台《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明确将空天信息产业、先进算力产业、鸿蒙欧拉产业生态、前沿新材料产业、基因与细胞产业、绿色氢能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六大方向。

  有人说,未来产业是用“明天”的技术,锻造“后天”的产业。

  对河北而言,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塑造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的必然选择。

  

  刘海峰,2016年参与了张家口第一家大数据企业的引进工作。时任张家口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的他,并没想到大数据产业发展会如此迅猛。

  从当年的1万台服务器起步,2023年张家口已“孵化”出有50多个数据中心项目153万台服务器的大数据产业。

  在刘海峰看来,能前瞻布局大数据产业,借助了本地环京、冷凉、绿电优势。

  布局未来产业,必须立足实际,既要在全局上谋势,更要在关键处落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凭借良好的自然地貌条件、环京津区位优势,结合各地产业基础,河北算力产业加速布局。

  2023年10月13日,位于廊坊的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运营。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客户团队113家,累计使用算力259.71P。

  2024年1月16日,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运。每秒可进行10亿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14亿人以每秒计算一次的速度持续工作2年4个月。

  海量数据正在汇成“算力长河”,筑起河北算力优势。《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显示,2023年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全国第四。

  有了算力根基,更多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开始涌现。

  前不久,河北发布了72个先进算力创新应用场景和10项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创新应用场景。

  5月8日,《河北省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到2027年,多元算力泛在融合,智能算力规模全国领先,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大模型孵化应用走在全国前列。

  基石夯实,未来可期。

  

  “未来”,是未来产业的关键词,而决定“未来”的,往往是“当前”。

  对于当初企业“命悬一线”,徐兰举至今记忆犹新。

  河北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够利用基因工程、基因编辑等技术,把人体内负责合成胶原蛋白的100多种基因序列、片段“密码子”,“种”到大肠杆菌细胞体内,完成特定蛋白质的合成。

  拥有这种能力的企业,目前全省仅此一家。

  然而,纳科生物掌门人徐兰举,当初却因缺少资金不能量产而心急如焚。

  “2021年,见了几十位投资人,几乎讲吐了。”徐兰举说,最艰难的时候,公司账上只有2000元。

  打破僵局的是一笔300万元的河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纳科生物靠硬核技术拿到了资金扶持。

  这笔扶持资金撬动了更多社会资金投入,2023年12月纳科生物的“细胞工厂”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过亿元。

  如果说未来产业是“金种子”,政策引导和体制保障就是这些“金种子”萌发生长的土壤。土壤适宜,“金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当前,省工信厅正在加紧编制《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实施方案(2024—2025年)》,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是重点之一。

  省科学技术厅正在加紧优化全省科技项目和资金统筹机制,会同省工信厅等厅局启动未来产业专项等科技重大专项设置,助力前沿技术、交叉技术、颠覆性技术突破。

  “我们会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保障,引导未来产业加速落子。”省科技厅前沿技术处处长仲永安表示。

  从政策制度层面打通堵点卡点,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这是发展未来产业的应有姿态。

  6月13日,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内,移动抓枪式充电机器人利用AI算法自动规划最佳的充电路径,为车辆自动充电。 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

  

  未来产业发展,核心是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关键是通过创新要素集聚,逐渐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2021年4月26日,注册资金100亿元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落户雄安新区。

  2024年4月20日,注册资金40亿元的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成立。

  目前,已有50多家空天信息领域的公司落地雄安新区。

  一个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空天信息产业,正在燕赵大地破土成长。

  河北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服务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发展,集中力量把空天信息产业和卫星互联网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024年5月29日,河北交投二号、三号卫星发射成功。河北空天信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自2023年6月成立后,已成功发射三颗卫星。

  这些卫星,是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年底,天启星座将完成38颗卫星组网运营。

  天启星座卫星组网后能干什么?

  可更好解决海、陆、空网络盲区问题,实现空中、海洋和地面的万物互联,构建天地一体化的低轨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

  巨大的应用价值,让空天信息产业链各环节都行动起来。

  在正定,占地180亩的未来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正加紧施工。

  这里将布局我省交通领域最高层次的科学研究类创新基地——河北省现代交通实验室,以及终端产品制造、基于低轨通信卫星的模组芯片生产等重大项目。

  届时,将有更多的“河北制造”闪耀苍穹。

  

  李琪琛37岁时加入了河北空天信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眼看着公司的卫星升空入轨,他说,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未来产业,为未来带来无限遐想。

  妙心生物,这家专注于遗传性疾病早筛的企业,在遗传性易栓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基因筛查方面技术领先,为许多有遗传病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雄安新区,路口的“智慧灯杆”,不停歇地为“城市大脑”提供着数据。它可以让家长在手机上实时捕捉孩子上学的身影,也能让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在氢能领域,这个真正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或许不久后将大规模使用。

  未来产业的热度越来越高。迈向未来的不只是未来产业,还有理念的创新与视野的突破。

  迎接未来,我们准备好了。

  (河北日报调研组成员:赵兵、王洪峰、曹阳葵、吴宏爱、闫锐、白云、顾赞良、魏雨、康乾)

  专家点评

  既要心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未来产业,拥有无限增长潜力和强大驱动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河北立足实际,坚持战略眼光,将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前瞻布局、科学施策,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六大方向,并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协同融合、培育经营主体等方面精准发力,未来产业发展展现新图景。

  发展未来产业,要找准定位、把握时机。河北紧紧抓住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积极承接北京优质资源,加快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比如,雄安新区积极布局空天信息产业,几年间一批空天信息企业纷纷在此落户,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与创新生态加速形成。

  未来产业不会凭空产生,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河北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比如,张家口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冷凉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绿电资源,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使海量数据汇成“算力长河”,形成算力优势。当前,河北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居全国前列,为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众多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涌现提供了更大想象空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河北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践启示我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既要心存高远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大势,又要脚踏实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作者:武义青,系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

河北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