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消费增速6个月来首次回升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消费增速6个月来首次回升
2024年06月21日 17:59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速度。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速度。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从往月数据来看,今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速度实现自去年12月下滑以来的首次回升。

  如何看待这一“反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孙瑾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数据上看,我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消费市场活力增强,消费市场逐步回暖,政策效应显现等多方面的利好因素为长期消费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增长背后,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重要推动力之一。

  “近期,全国多地密集出台了多个促消费政策,对提振消费信心、拉动产业发展、稳住消费回升态势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加大了消费券的发放力度,覆盖餐饮、旅游、文化、体育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提高了消费体验。”孙瑾说。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全国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2%、16.6%、12.9%。

  据西安市商务局统计,自5月1日本市启动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以来,截至6月9日,家电、家居和电子产品3个领域累计核销消费补贴2124.6万元,惠及消费者55924人次,直接带动消费3.25亿元;网络消费补贴在京东平台开设西安市消费品以旧换新专区,发放消费补贴358万元,直接带动消费1.03亿元。

  在一年一度的“618”电商促销活动中,瞬间激增的网购量成为观察中国消费的一扇窗口。

  孙瑾表示,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数字化营销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更多样的消费选择,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在数字商务的发展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超过2个百分点。同时,数字经济也促进了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推动了传统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字经济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将继续引领消费市场朝着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随着服务新业态不断助推旅游和娱乐等体验服务行业复苏,服务消费市场新动能持续释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我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4%,交通出行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7.6%和12.7%,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票房收入增长37.2%。

  那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是否会延续?

  孙瑾认为,从当前经济形势看,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消费市场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预计下半年还将持续,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复苏。此外,为延续这一回升趋势并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社会各界仍需围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以“国风国潮、老字号品牌焕新、个性化定制化”为载体的产品供给;数字赋能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创新健康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形式等方面进行持续布局。

  近期,世界银行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5%。业内人士表示,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就消费市场来看,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落细和消费场景的创新拓展,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总体上持续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这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现,同时也是经济内生动能持续恢复、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的结果。展望下阶段,尽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提升,但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新型消费快速成长、市场供给持续优化等因素将会支撑下一阶段的消费市场继续加快恢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国家统计局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