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看得见的未来·宁县②】投资 “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

【看得见的未来·宁县②】投资 “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
2024年06月21日 12:57 央广网

  编者按:

  甘肃庆阳宁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三五”末,该县地区生产总值不足60亿元。

  进入“十四五”,宁县一年一个台阶,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4.47亿元。该县相关部门预测,2024年宁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百亿元,这意味着宁县将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目标。

  宁县是新兴的能源资源大县,是国内目前预测煤炭储量第一大县,预测煤炭储量1027亿吨,探明可采储量145.06亿吨;石油预测储量4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1636.04亿立方米,探明储量204亿立方米。

  宁县位于庆阳南部,扼甘、陕、宁三省之要冲,显著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也让宁县成为三省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窗口。

  宁县辖18个乡镇,户籍人口54万。2023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32.54万人,长期在外打工的近22万宁县人如果带着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无疑又是一笔沉甸甸的财富。

  ……

  举其所长,则事无不成。

  “十四五”期间,宁县以盘资源、强工业破题跃升,以抓项目、扩投资蓄势聚能,以尚实干、促落实提档质效,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能级、经济发展优势的态势愈加清晰凸显。

  6月20日起,央广网甘肃频道将推出《看得见的未来·宁县》系列报道,记录宁县奋发向未来的知行之路。

  央广网兰州6月21日消息(记者李红军)“‘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扭住关键,才能以‘一子落’带动‘满盘活’。抓项目扩投资,就是抓好经济工作的关键‘棋子’。”宁县县委书记段登云说。

  2023年,宁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47亿元、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宁县县城新貌(央广网发 陈飞 摄)宁县县城新貌(央广网发 陈飞 摄)

  近年来,宁县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紧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等领域,细化“一图谱三清单”,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努力引进了一批“链主型”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签约落地一批牵引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固投增长高于甘肃县域均值1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县级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2023年,宁县把项目作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主引擎、硬支撑”,作为“拼经济、稳预期、促发展”的主抓手,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22个,总投资401亿元,完成投资61.5亿元、增长18.5%。

  华能新庄煤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8亿元,辽河油田庆阳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一厂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1.1亿元,陇东仁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

宁县新庄煤矿(央广网发 俄少飞 摄)宁县新庄煤矿(央广网发 俄少飞 摄)

  统计显示,2023年,宁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2%。据甘肃省发改委通报,同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两项指标,甘肃86个县域平均值分别为7%和8.2%。

  宁县发改局局长马向东介绍,2024年,宁县计划实施县列重点项目112个,其中:续建43个、新建69个,总投资539.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2.9亿元,1至4月开复工69个,完成投资10.18亿元,同比增长6.5%。

  “我们在抓紧在建项目进度的同时抓好项目谋划储备,紧盯煤化工等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社会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结合国家投资导向,下大力气谋划储备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骨干项目,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确保尽早开工,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力支撑。”马向东说。

  锚定招引 做强“最大变量”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变量,是加快产业增量崛起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支撑。

  宁县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和现有产业现状,当地提前谋划,科学布局,涵养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确定了以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医药康养、绿色环保“八大产业链”为主攻方向,精准招商,“按图索骥”,吸引企业共谋发展、共享未来。

  宁县招商局局长罗东利介绍,“十四五”以来,宁县共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项目171个,签约额27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4.5亿元。累计组织外出考察招商157批次,拜访企业435户,接待来宁考察客商392批次、企业570户。

  位于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的庆阳能源化工集团沃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是甘肃省“专精特新”企业,10余年来专注于石油助剂、化工助剂的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多个国家,核心技术成果先后取得30余项国家专利。

沃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沃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宁县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为能源化工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宁县为企业提供了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奖励、用地优惠、财政奖补等多种优惠政策。”庆阳能源化工集团沃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张新国介绍,截至2023年底,公司完成产值5600万元,上缴税金72万元,带动就业60余人。

  张新国表示,沃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落户宁县,有力提升了宁县能源资源的附加值,推动宁县乃至庆阳市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此外,油煤气化工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宁县的产业结构,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宁县的经济质量和效益。

  为突出招商的针对性、精准性,宁县对照自身禀赋、政策导向和行业走势,摸清各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的底子,制定了全县招商图谱和投资机会清单、重点目标企业清单、政策支持清单“一图谱三清单”,并建立当地在外人士名录,有的放矢,靶向招商。

  走进位于和盛工业集中区的甘肃泛联电子有限公司高性能数据缆生产及深加工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赶制着订单。

泛联电子有限公司电子线材加工车间(央广网发 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泛联电子有限公司电子线材加工车间(央广网发 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3年,在外创业的韩荐尧了解到家乡的惠企政策后,回乡建办了高性能数据缆生产及深加工生产车间,主要生产高性能网络线和网络跳线,产品远销海外。

  “这个项目从洽谈到投产仅用了4个月时间。”谈起当地政府招引企业“回家”的务实举措,韩荐尧竖起了大拇指。

  从传统招商到精准招商、从链式招商到以商招商……近年来,宁县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今年一季度,宁县共实施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5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6.36亿元,同比增长29.27%。

  罗东利介绍,抢抓国家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东西部协作、“一带一路”建设等政策机遇,立足县域优势资源和产业导向,编制招商图谱、投资机会清单、目标企业清单等,累计论证储备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文旅康养、能源化工等延链补链强链招商项目200个以上,投资总额超300亿元。

  从“项目等要素”到“要素等项目”

  招商引资要引得进、留得住,关键在于营商环境。

  长庆桥工业集中区是国务院支持甘肃重点建设的三个工业集中区之一,也是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庆阳市“一区四园”发展的核心区。

  位于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的宁县大型煤炭综合物流园项目是兰洽会招商引资项目,占地约695亩,预算总投资14亿元,分二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投资10亿元,建设铁路专运线,铁路、公路装车系统各一套,块煤筛分设施,储煤场、配煤系统及运输皮带等,形成静态储煤24万吨,铁路年发运600万吨、公路年发运500万吨的营运能力。二期投资4亿元,主要建设煤炭物流仓储配套设施及储煤厂项目的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庆阳市最大的智能数字化储配中心。

宁县大型煤炭综合物流园一角(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宁县大型煤炭综合物流园一角(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

  甘肃宁南能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蒋岸东介绍,目前二期正在筹建14万平方米的大型煤炭储存中转、筛选加工基地以及4万平米的大型货车停车场,项目建成后煤炭年吞吐量可达到600万吨。

  “无论是资源调配、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才引进、相关手续办理,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都会指派专人帮办,给予了我们‘保姆式’的服务,保证了企业正常建设及运营。”蒋岸东说,特别是在煤炭行业遭遇低谷时,管委会积极协调当地资源,为企业减轻负担,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宁县长庆桥工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玺说:“我们园区累计修建道路35条28公里;建成总库容4732万立方米蒲河小盘河水库、12万吨净水厂、日处理能力500吨的长庆桥镇生活污水处理站、集中供热站、长庆桥110KV和贺家川35KV变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具备了大型产业项目入驻条件。”

  近年来,宁县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切实强化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对影响开工的项目在备案、环评能评、土地审批、施工许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分门别类列出清单、逐项研究、逐条解决,真正实现了从“项目等要素”到“要素等项目”。

  在宁县焦村镇西李村的甘农蘑力公司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大棚,淡淡菇香扑鼻而来,整齐码放在架子上的菌棒上,白色鲜嫩的双孢菇“探”出了小脑袋。

工人正在采摘双孢菇(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工人正在采摘双孢菇(央广网记者 李红军 摄)

  “当地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从用水、用电、融资等方面给予我们全方位贴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在宁县投资发展,我们很有信心。”甘农蘑力公司西安销售部驻场代表杨棣棽说,目前基地12座爱尔兰大棚已投入试生产,日产双孢菇2吨。

  该项目落地后,宁县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投资1.2亿元新修道路5条、投资9600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3栋、配套建设1栋苹果酒店和3栋公寓楼……

  同时,宁县全面推进“一网通办”“联审联批”“容缺审批”等机制,对落地项目实行专班专人推进,从备案登记到竣工投产运营实行“管家式”服务,促进项目快批快建。

  “宁县落实落细重点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抓责任制和‘周督查、月调度、季评比、年奖惩’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包抓责任制清单》,县级包抓领导现场调度,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督促工业项目包抓部门、乡镇各负其责、主动作为,积极协调解决用地、用工、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马向东表示。

  千帆竞发,奋楫者先。招商引资扎实推进,政策措施保驾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如今的宁县,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向着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而奋力奔跑。

石油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