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华全媒+|携手解码宇宙之谜——专访中法天文卫星两国首席科学家

新华全媒+|携手解码宇宙之谜——专访中法天文卫星两国首席科学家
2024年06月22日 23:29 新华网

  新华社西昌6月22日电 题:携手解码宇宙之谜——专访中法天文卫星两国首席科学家

  新华社记者徐鹏航、袁睿

    6月2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法天文卫星(SVOM)。这颗卫星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将对伽马暴研究等空间天文领域科学发现发挥重要作用。

    为何要探测伽马暴?中法怎样携手合作?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法天文卫星中方首席科学家魏建彦和法方首席科学家贝特朗·科迪尔。

  6月22日15时0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法天文卫星(SVOM)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新华社发(陈昊杰 摄)

  探秘宇宙深处的“神秘烟花”

    问:什么是伽马暴?探测伽马暴有何科学意义?

    魏建彦:当恒星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会发生坍缩,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黑洞或中子星,同时伴随着剧烈的能量爆发现象,也就是伽马暴。如果将宇宙比作一个百岁老人,那么通过伽马暴能够看到它“婴儿”时期的样子。这对于人类了解恒星演化以及宇宙的形成和演化都有重要意义。

    贝特朗·科迪尔:通过SVOM卫星,我们希望可以探测到大量的伽马暴,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宇宙;还希望能够探测到新类型的伽马暴,帮助我们解开更多科学问题。

  攀登伽马暴探测更高峰

    问:探测伽马暴有何难点?中法天文卫星如何攻坚?

    魏建彦:探测伽马暴有两个难点:一是伽马暴变化非常快,持续时间非常短;二是仅仅探测一个波段是不够的,需要联合观测多个波段。

    中法天文卫星配置了中方研制的伽马射线监视器、光学望远镜和法方研制的硬X射线相机、软X射线望远镜4台科学载荷。观测视野范围角度面积在1万平方度左右,相当于覆盖全天的四分之一;观测波段覆盖了从高能到近红外波段,结合具备实时下传能力的星地网络,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天地一体化联合观测能力。

    贝特朗·科迪尔:SVOM卫星探测到伽马暴后可以迅速与地面通信,如果我们发现它探测到的是罕见的伽马暴,就可以迅速调动地面的大望远镜进行观测和研究。除了探测伽马暴之外,我们还将探测宇宙中的其他暂现源。

  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

    问:为什么选择采用国际合作的形式研发这颗卫星?

    魏建彦:首先,了解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人民都平等拥有共同的天体。其次,法国是航天大国,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把顶尖人才和技术强项联合起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

    贝特朗·科迪尔:中国在数千年前就开始观测天文现象。而如今,中国已成为探索太空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在空间科学方面。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问:从2005年启动论证,中法天文卫星历经约20年,终于成功发射。在中法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您有哪些挑战和收获?

    魏建彦:初始阶段我们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工作习惯和文化不同;二是方案制定的设想不同,包括项目如何开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但我们相互尊重,朝着同一个目标,秉持相同愿望,最终形成合理方案,实现技术突破。

    贝特朗·科迪尔: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和很多中国科学家、工程师都成为了朋友。过去20年间,我们去了很多中国的城市,也邀请中国科学家到法国开展交流。我们看到中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期待两国在未来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实现航天梦想。

卫星宇宙天文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