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产业兴农看大理 | 小海菜,护了生态,富了口袋

产业兴农看大理 | 小海菜,护了生态,富了口袋
2024年06月22日 18:35 新浪新闻

  

  海菜花,一种白花黄蕊的沉水植物,花瓣薄如蝉翼,花朵“仙气飘飘”极具观赏性,茎叶则可以入菜,在大理一带的餐桌上尤为常见。“海菜芋头汤”,菜叶嫩滑,汤汁鲜甜,尝一口滋味无穷。

  海菜花对生存环境的水质要求极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因此也被视为水质的“试金石”与“风向标”。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在推进洱海流域水质保护与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将人工种植海菜作为一大绿色生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不断拓展绿色农业发展新空间。2023年,全县海菜种植面积达1500亩,产量2700 吨,产值达2160万元。

  午后,走进右所镇松曲村成片海菜种植基地,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星星点点海菜花随水波荡漾而轻轻摇曳。菜农段红弟正穿着防水服蹚进及腰深的水里,和工人们一起采收海菜。“海菜不需要施肥、打药,10多天就可以采收。我们家一共种了17亩多,效益十分可观。”段红弟说。

  “海菜易种植、投资小、见效快,是一种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产业。”松曲村党支部书记芮龙佳介绍,依托良好的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水资源,当地积极探索“以湿养湿”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海菜规模化种植,取代大蒜等传统“大肥大水”作物,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同时,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生态海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到海菜种植的队伍中来,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小小的海菜花,成为了助农增收的“致富花”。

  去年年初,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热播,海菜芋头汤一度成为了“网红菜”,海菜的价格也持续飙升。然而,海菜娇嫩,不易贮藏保鲜和运输。如何延长保鲜期,打开省外市场,成为了洱源海菜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海菜保鲜期只有3到4天,主要集中在大理本地销售。如果通过陆运运往更远的城市,它是达不到要求的。”洱源兆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进行优质种苗培育、海菜花示范种植、海菜花标准化生产和保鲜储运技术研究、湿地自养模式研究等工作,负责人段从贵告诉记者,为了破解海菜保鲜难题,他们曾尝试把海菜烘干、晒干,但因其成本高且口感差而告终。

  2023年,洱源县与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对洱源县发展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构建体系提供技术支撑。经过多次实验研究,洱源海菜贮藏保鲜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成功将海菜贮藏保鲜稳定期限提升至12天。

  随着海菜贮藏保鲜技术取得突破,洱源海菜种植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落户洱源,依托上海蔬菜集团和海菜花产业生态研究中心,洱源海菜“产研销”结合新模式正从构想一步步成为现实。小小海菜正跨越山海,从洱海源头直通上海市场,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菜肴。

  “海菜保鲜期延长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冷链陆运方式运输,大大降低海菜成本,进一步打开省外销售市场。”段从贵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们将来自洱源的新鲜海菜带到了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餐饮业博览会,在3天的展出过程中,已经与多家餐饮企业、生鲜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按照基地发展规划,我们将通过5年努力,带动洱海流域优质海菜花种植面积增加至1万亩,实现产业产值3亿元,带动种植户2000户以上。”段从贵展望道。

  云新闻记者:李丽 马喆 段苏航 洱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新才

  责编:张耀龙

大理白族自治州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