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品牌云南丨在丽江,见证东巴象形文字之美

品牌云南丨在丽江,见证东巴象形文字之美
2024年06月22日 21:37 新浪新闻

  

  走进云南省丽江市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一件件东巴象形文字创制的艺术作品呈现在眼前,它们安静地记录着岁月、讲述着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故事。

人民网“行进中国”云南调研采访团走进丽江,和闰元现场用东巴文写下“行进中国”。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人民网“行进中国”云南调研采访团走进丽江,和闰元现场用东巴文写下“行进中国”。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东巴文是纳西族传统的文字,被称为文字的“活化石”,纳西语将东巴文称为“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之标记”。远古时期,纳西族的祖先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情感、知识、经验演化成具体的文字,一笔一划,落在丽江荛花制成的东巴纸上,代代流传。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有1400多个单字,记录门类多达700余种,记载了从古至今纳西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馆长和闰元说。

  千百年来,东巴象形文字早已融入纳西族人的生活,成为丽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纳西族人使用东巴文简易记事、记账、写信……“东巴象形文字已然成为了丽江的一种文化符号,向世界展现着丽江的文化之美。”和闰元说,文字无声,却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随着丽江旅游的发展,东巴象形文字也在绘画、时尚、文创产品等方面大放异彩。据介绍,当前以东巴象形文字为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达2000余种。游客来到丽江,买一本东巴纸制作的笔记本,往往会请店里的东巴文化传承人在扉页用东巴文写下祝福语,“万事顺意”“天雨流芳”……东巴象形文字独特的写法,经过设计融合,更具艺术性与感染力。

  此次人民网“行进中国”云南调研采访团走进丽江,和闰元现场用东巴文写了“行进中国”几个字作为“见面礼”。“希望东巴文能更好地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喜欢这一古老文化。”和闰元说。(何晶茹、秦华、黄玉琦、任一林、宋晨、宋美琪、程浩、符皓、尹馨、蔡树菁)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