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保”有善人 “定”有善举

“保”有善人 “定”有善举
2024年06月23日 13:10 央广网

  央广网保定6月23日消息 一个人的善举,是人性的闪光;一群人的善举,则是一座城市的温暖底色。连日来,爱心涌动古城,一件件暖心故事在保定涌现,这里充盈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跪地救人 抢抓黄金时间

  凡人善举,最为动人。6月19日,在保定蠡县南庄镇洪善堡公交车站,一女子下车后突然晕倒,呼吸困难。蠡县移动公司宽带维护人员孔德志在工作巡检时路过此地,发现有晕倒女子便快步向前查看情况,并询问公交车司机了解女子状况,来做综合判断。

  “我当时看着她嘴唇已经发紫发黑了,眼睛闭着、瞳孔也已经放大了。”孔德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触摸患者颈动脉已感受不到脉动,他初步判断是心脏骤停,开始为其做心肺复苏,“要抓住心跳骤停后急救的黄金时间,否则风险很大。我做了多组心肺复苏过后,她有了微弱的呼吸,又帮着清理了口腔异物。”

孔德志为晕倒女子做心肺复苏(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孔德志为晕倒女子做心肺复苏(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救护车赶到时,女子呼吸已经相对均匀,被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这时孔德志才放下了悬着的心,放松放松微酸的胳膊。他说,现场聚集的群众有帮打电话叫120的,也有递纸、递水辅助帮忙的,还有维护现场秩序,保证空气顺畅流通,为救助创造环境的,“我相信每个人看到这种突发情况都会出手相助的。”

  “这是平常生活的小事,也希望更多人学习急救救援知识,特别有用。”孔德志还有另一个身份,是保定市蓝天救援队蠡县队员。据他介绍,从2018年开始在蠡县做志愿服务,后加入保定市蓝天救援队蠡县联络处,经常参与急救技能培训,学习并掌握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外伤包扎等,也通过了红十字会的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件。

  有一分光就要发一分热。这些“平凡英雄”,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众人合力 捧起散落的温暖

  人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因好人而有温度,因文明而有高度。

  6月8日,在保定市满城区燕赵街,一位大爷骑电动三轮车发生了侧翻,车上的西红柿散落一地。倒地的大爷起身后来不及穿上鞋子,第一时间就是因为影响了交通,向被挡住的车主挥手表达歉意。

  车主郭银柱没有选择绕行,而是停稳车辆,下车尝试帮大爷扶起三轮车。“下车想试试多重,发现我们两人确实抬不动。” 郭银柱向记者介绍,好在没过多久,更多的来往车辆也停了下来,车主们和路过的群众纷纷出手相助,一起合力将三轮车扶起。紧接着,众人又好心地帮大爷把西红柿全部捡拾到车上。

众人合力扶起三轮车(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众人合力扶起三轮车(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道路出现短暂的拥堵,但是没有一个车按喇叭催促,并且不断有人跑过来帮忙,这暖心的一幕被郭银柱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了下来。“万一要是自己的父母,上岁数了,如果在外边遇到这种困难,也希望有人帮忙,对不对?” 郭银柱说,大家都是善良的,有时可能需要一些鼓励,一起挺身而出。

  助人为乐、崇信重义是保定这座城市的底色,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不断闪光,在举手投足间下意识地显露,日益成为一座城市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让新时代保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紧急救火 洒水车秒变消防车

  6月19日中午,保定市区七一路和向阳北大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家临街店铺突发火灾,店铺里火焰翻滚,阵阵黑烟不断涌出。火情急迫,55岁的环卫工人靳生驾驶洒水车刚好路过,他当机立断打开车上的水炮 隔空喷水,洒水车秒变“消防车”,压住火势。等消防车赶到时,一场火灾已被热心市民“抢先”扑灭。

  据靳生介绍,期间不断有路人过来帮忙,也有两位路过消防队员参与其中,不到十几分钟,大家齐心协力将火彻底扑灭。“当时也没多想,先把火扑灭了再说。”靳生事后回忆道,“周围都是商铺,如果不及时救火,肯定就着起来了。”

  了解到员工的善举,亮城丽都公司对靳生进行了表彰,奖励现金5000元。

  “保”有善人,“定”有善举。当向善向美的“种子”在每一个普通人心中抽穗拔节,以善意善举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也将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一个个文明故事筑起了保定的文明高地,更有情怀、更有温度的古城将激荡起更加奋进昂扬的精神力量。

  监制:张继航

  记者:王艺霖

  视频:王艺霖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保定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