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江苏无锡:千年运河“绽”新韵,奔流不息向未来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江苏无锡:千年运河“绽”新韵,奔流不息向未来
2024年06月23日 09:55 新浪新闻

  6月的无锡,草木葱茏。运河艺术公园内,游人如织。不远处,焕新归来的黄埠墩分外耀眼。河面上,舟楫如梭,一派繁忙……大运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无锡人,纵横交错的运河水系织就了无锡发达的交通、水利网络,亦形成了无锡的文脉、商脉、城脉。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年间,这条雄伟的“黄金水道”“人文中轴”,在无锡正不断焕发出新的风采与活力。

  因“河”而生 赓续历史文脉

  春秋以来,无锡城最初沿江南运河网的核心伯渎河而建,随着江南运河网向吴国大运河发展,无锡城也移至连接太湖与大运河的闾江运河口。而后,由于太湖不再成为吴越争霸的焦点,无锡人发挥择水而居的天性,傍古江南运河建城,随着运河水利功能和漕运功能的不断完善,无锡城逐步跨过运河发展,形成了运河穿城而过的形态。此后,为军事防御和交通运输考虑,又发展为运河环城而过,奠定了今天无锡城的基本格局与形态,同时也确保了城市安全与运河通畅,传承了运河文化,利用运河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如此一来,大运河在无锡形成了穿城而过,又抱城而过的独特格局。

  “无锡城的街巷、道路,也是沿大运河两岸及其支流岸边逐步修筑、发展、延伸起来的。”高级规划师孙志亮表示,这些纵横交错的河道,与枕河而立的建筑、沿河而建的街道,共同构成了“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富有无锡地方特色,体现出古代无锡人善于利用运河的智慧。民国周贻白《无锡景物竹枝词》形象地描绘了这一风貌:“九支羽箭一张弓,十道河流八路通。是处楼台皆近水,无边风月橹声中。”在孙志亮看来,而今,无锡老城区“街无一道直”的景象,就是“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带给无锡的独特孑遗。因此,梁溪区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保持老城特有的风貌,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肌理,通过延续城市发展脉络,助推老城焕发新魅力。

  周末,焕新归来的运河艺术公园内,游人如织。人们坐在河畔的木质座椅上,看河面船只往来,一派繁忙。沿运河,一座座老厂房变身为文创园区、商业街区,孕育着一个个新机遇,创造着一段段新生活。一直以来,大运河无锡段与无锡城和谐共生、相生相伴、共同发展。而作为“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所在地,梁溪也循着运河形成的城市脉络,传承着历史文化,推动着城市发展。

  因“文”而盛 邂逅城市烟火

  端午假期,到北塘大街打卡运河新景的市民络绎不绝。人们沿着蓝白相间的慢行系统,散步休憩;孩子们穿梭于河畔的游乐设施,尽情玩耍。通过不懈的城市更新,无锡正在上演枕河人家的新生活。“到无锡,怎能不去南长街?”来自北方的游客苏女士来无锡前,做了很多攻略,她把自己的无锡两日游行程全部安排在了运河沿线,拍古桥、品美食、选潮品。逛累了,走进一家书店,点杯咖啡,看窗外古运河上游船驶过,她直呼“在南长街,遇见了精致的江南生活”。作为无锡古运河的核心精华地段,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古韵中交织着新潮,延续着城市的烟火气息。

  眼下,梁溪区正在酝酿出台《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无锡太湖广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策划及空间提升规划》《度假区产业发展规划》,从空间规划到产业发展,都将进行系统布局。“届时,度假区范围内的吃住行游等要素将不断提档升级。”梁溪文旅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度假区范围内有112家美食和特色地方风味餐饮店,104家星级酒店、32家精品民宿,不仅有江南老字号美食,也汇聚了一批网红首店。特别是地处窑群遗址所在地大窑路上的古运河德懋堂酒店,依托街区的古建筑打造了古窑餐厅、静兰茶室、读库书店、水仙潮玩亲子主题酒店等,并分散在街区不同地点,仿佛一颗颗珍珠,串联起古运河的前世今生,游客在此可以体验多元的运河文化。

  江南生活是怎样的?看一看传承至今的无锡非遗或许就能知晓。截至目前,无锡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79项,它们因运河而生,更守护着生生不息的江南文脉,承载着运河畔最为鲜活的生活样态。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开启一段非遗之旅,体验一番江南生活:在中华老字号穆桂英品尝非遗特色美食,到书码头听一场正宗的评弹演出,漫步窑群遗址博物馆亲手体验无锡窑业古老的烧制技艺,去祝大椿故居赴一场天韵社的古琴雅集……以运河为媒,非遗走进了现代生活。

  因“运”而兴 绽放时代芳华

  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内,“最江南”的人文风物不胜枚举:天下人的寻根地惠山祠堂群、“江南四大名园”之寄畅园、千年书厢小娄巷、因名联“家事国事天下事”而扬名的东林书院、“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禅寺、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的故居、文化昆仑钱锺书先生的故居、文理大师顾毓琇的纪念馆……这些文化地标,哪个都不容错过。江南文脉在千百年创新发展中不断赓续,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运河两岸,一处处古建筑完成修缮,功能也更加完善,古镇老街与繁华商圈交织,打开了江南文化的全新生活空间,也凸显了老城的生命活力和时尚魅力。

  与其他运河城市相比,因工商业而崛起的无锡,工商文化特色更为鲜明。1895年,杨艺芳、杨藕芳兄弟在运河畔羊腰湾创办了无锡第一家工厂——业勤纱厂。在杨氏兄弟的影响下,运河沿岸从亭子桥到兴隆桥向南羊腰湾一带“烟囱林立、蔚然大观”。薛南溟父子在工艺路上开办工艺铁厂,又在南长街建成了永泰丝厂。1900年,荣氏家族在西水墩附近建面粉厂。百年发展历程中,大批产业集中在伯渎港到北门外三里桥附近的运河两侧。昔日的老厂房,今日的新地标。而今,一条环城运河步道,串起了这些地标,也将当年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永泰丝厂旧址上,中国丝业博物馆改建重生;建于1921年的北仓门蚕丝仓库修复“变身”为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创建于1955年的压缩机厂成为了N1955南下塘文化创意产业园……近年来,依托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自身优势资源,以千年运河文化、百年工商繁华为肌底,无锡系统打造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逐渐使街区成为运河文化气息浓烈、江南地域传统特色浓郁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

  而今,在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从白天到夜晚,能够一站式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的文商旅休闲需求。梁溪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围绕提升市民游客的“游、购、娱、行”等方面的综合体验,以“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为主题,在打响了“今夜‘梁’宵”夜市一条街品牌;在梁溪,网红茶饮、咖啡店、书店等业态的首店和精品店数不胜数;恒隆、苏宁领衔的中山路商圈,成为时尚达人的必打卡之地;就连大街小巷也在城市更新中出圈出彩,成为潮人集聚地。如今,在无锡运河边,人们还可以遇见古老的三星堆文明,欣赏到美轮美奂的多媒体光影芭蕾舞剧。梁溪区文旅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在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范围内,将打造一个博物馆群落,通过对现有场馆的更新迭代,依托运河的资源禀赋,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新空间,使之融入城市文化体系,让大运河流向更美好的未来。(本网综合)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