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化中国行丨在创新中融入现代生活 襄阳非遗“正青春”

文化中国行丨在创新中融入现代生活 襄阳非遗“正青春”
2024年06月24日 09:25 新浪新闻

  编者按

  老河口木版年画、南漳剪纸、枣阳粗布……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襄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夺目。

  截至目前,该市共有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7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十大类别。

  保护与传承,老树开新芽,关键在于非遗能否紧跟时代潮流,在创新中融入现代生活。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襄阳非遗技艺,探寻其“正青春”的秘诀。

  

  枣阳粗布:老布新做织出时尚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宵祎 通讯员 李晓军 徐莹

  脚踩踏板,用力一推,一把磨得发亮的木梭子“飞”过棉纱,机杼发出阵阵“吱呀”声,一条条棉线变成了粗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千多年前《木兰诗》中描绘的织布场景,在5月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再次上演。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刘海伦坐在一台老式纺织机上现场演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枣阳粗布历史悠久,曾一度火遍大江南北,上世纪80年代逐渐退出市场。2021年,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刘海伦和叔叔刘大友等两代传承人创新“老布新做”,引入新技术,推出新产品,“织”出了时尚范、新路子。

  

  老粗布挺进家纺新市场

  “我们的产品是用传统枣阳粗布技艺纺织而成,有不同的系列。”6月8日,在武汉中南路“百布堂”店内,工作人员为顾客介绍粗布产品。

  枣阳粗布又称老棉布、老土布,需经17道工序方能制作完成。《枣阳志》记载:“本县土织土纺历史悠久,清朝发展很快……”

  2005年,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刘大友和妻子张其华到宜昌旅游,发现在当地景区,土家族妇女用传统腰机织布,产品卖得火热。

  “都是传统手工纺织,为何他们能开拓新道路,枣阳粗布却沉寂至今。”不甘心的刘大友夫妇在全国调研,发现枣阳粗布曾经的口碑很好,具有一定市场基础。

  两人决定选择家纺市场“试水”,在武汉开了首家手工家纺店,命名“百布堂”,提出“老布新做”的理念。

6月15日,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员工展示“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李晓军 谢勇 摄)6月15日,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员工展示“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李晓军 谢勇 摄)

  刘大友介绍,粗布的传统用色多以大红大绿、纯黑纯白穿插,不符合当下的审美。百布堂的产品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图案、花色均使用明亮简洁的设计。

  没想到,产品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很多70、80后顾客,生意火爆。

  此后,公司又研发出上百种花色的产品,好看又实用,“百布堂”声名鹊起,门店扩张到上百家。

  

  用文创吸引年轻人

  5月23日至27日,枣阳粗布文创产品亮相深圳文博会,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凤冠霞帔格外吸睛:直筒收腰设计,红色布料搭配彩色线条点缀,红黄色搭配的霞帔融入汉绣工艺。

  “这是今年设计的婚庆系列新品。”刘海伦介绍,该作品是与武昌首义学院艺术学院共同开发设计,古风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相结合,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

  在门店快速发展过程中,刘大友夫妇发现,“85后”年轻人很少逛百布堂,究其原因,还是产品不够时尚。

  2018年,百布堂牵手武汉纺织大学共同设计新产品。2019年,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中,武汉纺织大学以枣阳粗布为原料设计的系列服装产品登上秀台,成为时尚单品。

  “粗布只是材料,可以制成年轻人喜欢的服装、包包、帽子等。”刘大友说。百布堂又陆续与湖北工业大学、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武昌首义学院等高校合作,产品不断丰富。

  传统技艺与年轻设计碰撞,由枣阳粗布技艺纺织而成的系列文创产品频繁出现在各大展会,成为展会新风尚。

  目前,百步堂已与马来西亚客商达成初步意向,授权代理系列文创产布。

  

  传习所成热门打卡地

  “小朋友们,听这个‘吱呀’声,就是《木兰诗》中的‘机杼’声。”5月28日,枣阳汉城景区枣阳粗布传习所内,刘海伦边操作织布机,边为学生讲解枣阳粗布制作的17道工序。

  当天,襄阳市共有300多名中小学生来此研学体验。

襄阳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小学学生在学习非遗相关课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谢勇 王婕妤 摄)襄阳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小学学生在学习非遗相关课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谢勇 王婕妤 摄)

  大厅里,十余台木质纺织机整体排列,一旁的桌上摆放着半成品手工包。“这些都是研学体验的内容。”刘海伦说。

  2016年,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大友便萌生了办传习所的念头,通过教学让更多人了解枣阳粗布。

  在当地文旅部门的支持下,枣阳粗布传习所入驻汉城景区。近几年,随着研学游的兴起,汉城景区游客与日俱增,枣阳粗布传习所也成为热门打卡点,前来体验的研学群体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全覆盖。

  “通过讲故事和图片展示,可以提升低年级小朋友的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先讲历史和理论知识,再动手体验。”刘海伦称,去年,传习所接待学生约10万人次,枣阳粗布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所知晓。

  

  襄阳漆器:沉浸式体验让老工艺活起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宵祎 通讯员 施卫敏 和琼

  在一缸清水中滴入不同颜色的大漆,用木棍轻轻搅拌,然后再将白色扇面浸入水中不停旋转,一把独一无二的漆漂扇便诞生了……5月30日,襄阳传统漆器民间博物馆内,3名武汉游客正在体验漆漂扇的制作。

  打造漆器博物馆的是襄阳市级非遗项目——李氏漆器髹饰技艺第六代传承人隗鹏。该技艺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以制匾为主,传承至今已有200余年。

  “漆器的传统市场是牌匾,现拓展到茶具、家具、摆件等生活化漆具上,打开了新市场。”隗鹏表示,通过创新产品形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这项“老技艺”。今年央视春晚,撒贝宁等主持人手摇一把漆漂扇,在全国掀起漆漂扇热潮。

  

  自建博物馆开放体验

  漆艺中国馆、楚漆馆、漆艺文创馆……襄阳传统漆器民间博物馆详细展示了漆器的发展史。

  襄阳漆器历史悠久,但很多人并不了解。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隗鹏产生了自建漆器博物馆的念头。“打造开放的非遗文化空间,有助于非遗的普及。”2018年,他将目光锁定在樊城小江西会馆。

  这座晚清时期由江西商人修建的会馆,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襄阳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会馆进行修缮。

6月17日,襄阳传统漆器博物馆隗鹏用漆工艺制作新唐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6月17日,襄阳传统漆器博物馆隗鹏用漆工艺制作新唐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会馆本身就是文物,具有历史文化属性。”建漆器博物馆的想法,与文物部门让会馆“活化”原则相契合。经过审批,小江西会馆变身襄阳传统漆器民间博物馆。

  去年7月,该博物馆对外开放,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大量年轻游客的到来,让传统的漆器工艺“活”了起来。隗鹏变“流量”为“留量”,开发出大漆单珠手环制作、大漆戗金画制作等手工课,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仅去年接待量就超过3000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打开“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看到,很多年轻人推介襄阳漆器博物馆,各类视频层出不穷。

  2023年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揭晓,襄阳传统漆器民间博物馆入选全省公共文化空间类优秀案例。

  隗鹏表示,今年暑期将新增大漆非遗研培班,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研学,让想要了解漆艺的人,有更深入、更专业的学习。

  

  “牵手”世界知名品牌

  传统漆器民间博物馆的工坊走廊里摆着两个木制茶台,师傅们正在用蘸有大漆的塑料板,来回刮着台面。

  “茶台全部是纯手工打造,为世界知名品牌范思哲量身定制。”隗鹏说。

  去年4月,两名“客商”前来谈生意,参观了漆器制作流程后,买了一批茶具、餐具、手串。一个月后,两人再次到来,并亮明了身份:范思哲瓷砖中国区总代理杭州乔瓦尼经贸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根据安排,公司准备定制一批茶具。

  世界知名品牌看上了襄阳漆器,这让隗鹏很惊喜。

  原来,对方准备在中国区专卖店摆放一批茶具供顾客使用。经过在全国范围挑选,发现隗鹏的漆器技艺非常好,整体风格也与店铺相得益彰。去年来襄阳采购了一批,放在杭州专卖店试用,效果很不错。公司决定加大订单,采购400套大漆茶具向全国门店铺开。

  

  汤氏胎毛画:用仪式感打动年轻父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宵祎

6月17日,紫云轩胎毛画艺术馆工作人员用胎毛笔作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6月17日,紫云轩胎毛画艺术馆工作人员用胎毛笔作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婴儿出生后首次被剃下的头发,经过加工处理,变成胎毛笔或胎毛画,被父母留作纪念。在襄阳紫云轩胎毛笔(画)制作中心(下称紫云轩),一年接到全国各地上万笔订单。

  紫云轩使用的汤氏胎毛笔(画)制作技艺,由一名姓汤的手艺人发明,从1899年传承至今,是襄阳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月2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紫云轩看到,工作台上摆放着一幅画稿,上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中国龙。只见师傅用镊子轻轻夹起一根梳理好的胎发,精准地粘贴到龙身上。

  “图上的龙须,全都是用胎发手工制成,大约需要上千根。”紫云轩负责人、汤氏胎毛笔(画)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汤雪介绍,完成一幅胎毛画,需要经过制稿、胎发脱脂、防腐、粘贴、定型、装裱等工序,短则十天,多则几个月。

6月17日,紫云轩胎毛画艺术馆工作人员展示胎毛笔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6月17日,紫云轩胎毛画艺术馆工作人员展示胎毛笔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胎毛笔是小众市场,传承了近百年,一直无法做大,勉强维持。”汤雪说,直到1997年,她的叔叔、第三代传承人汤贵春创新了胎毛画,才改变了这一现状。

  汤贵春酷爱美术,有一次画画时,发现胎发的颜色接近墨色,与中国画的整体色彩相符。脑海中灵光一现:是否可以将胎发融入画中,制成胎毛画呢?

  很快,汤贵春便制成了多款胎毛画,并向多家母婴店、儿童摄影店推销。但因市场上从未售卖过胎毛画,商家不敢尝鲜,一笔订单也没接到。

  但汤贵春认为,胎毛画是父母对孩子表达情感的载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它一定能被市场接受。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直到2000年,紫云轩终于接到了第一笔订单——襄阳本地一对年轻的夫妇,想给新生的孩子留点纪念,无意中看到了胎毛画,觉得十分新鲜,便定制了一幅。

  守得云开见日出,胎毛画逐步被市场接受。从2010年起,随着80后生育高峰的到来,胎毛画开始在母婴店、摄影店流行。汤氏胎毛笔(画)也走进了全国上千家母婴店。

  2015年,汤雪从叔叔手中接过紫云轩,加速传承创新。

  汤雪调研发现,年轻父母更加重视仪式感,这为胎毛笔(画)带来了新的商机。她改进了满月理发礼、周岁抓周等传统习俗,如婴儿抓周,增加了点祈福灯、鸣锣、给宝宝发证书等环节,受到了年轻父母的欢迎。

  同时,紫云轩还开发出了一套新流程,从父母下单到成品出炉,实现全流程追溯。

  非遗课程浸润3万名学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宵祎 通讯员 和琼 高华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青少年的力量。

  2019年起,襄阳开始探索非遗与青少年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进校园开展活动,到非遗课程常态化“扎根”校园,再延伸至校外课程普及,逐步扩大了非遗普惠面。

  目前,襄阳已有3万余名学生参与校内外非遗课程。

襄阳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小学学生在学习非遗相关课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谢勇 王婕妤 摄)襄阳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小学学生在学习非遗相关课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通讯员谢勇 王婕妤 摄)

  非遗教学“扎根”12所学校

  “先将画纸对折、画出一半的隆中、然后剪里面的花纹、再剪外部的轮廓。”6月6日,樊城区人民路小学,一(二)班的同学们拿起画纸和剪刀,跟着美术老师的步骤,进行剪纸创作。

  南漳剪纸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0年起,人民路小学开设南漳剪纸课程,持续至今,已有3000多名小学生了解了南漳剪纸的历史和技法。

  襄阳市群艺馆副馆长黄佳介绍,之前,襄阳“非遗进校园”采取传承人在学校集中展演,但发现活动时间和形式有限,更多只能停留在浅层体验上,传承效果打了折扣。

  2020年,襄阳市文旅局、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将非遗融入教学课程,首批确定了三所试点学校,人民路小学是其中之一。

  襄阳市非遗中心挑选了一批适宜进校园的非遗项目名录供学校选择,人民路小学选择将南漳剪纸与美术相结合,每周四下午请南漳剪纸非遗传承人来讲课,10多名美术老师和部分学生聆听。

  不到一年,老师们熟练掌握了南漳剪纸技法,剪纸推广到各班美术课程和社团的教学中。

  该校编制剪纸课本,设置襄阳名胜、襄阳建筑、襄阳人物、花卉草叶、十二生肖、校园生活、传统节日、科技创新等八大类课程。每类课程中分为初、中、高三级,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晨光小学将“玄门太极”纳入体育课程规划,自编“太极操”;峪山中心学校搭建柳编教学实践活动基地……目前,襄阳市非遗已在12所学校“扎根”。

  非遗少年普及班“一位难求”

  “谁是非遗传承人呀?”老师问。

  “我们!”20多名小朋友高举刚编织好的手提篮,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去年非遗少年暑期普及班上的一幕。

  2022年,为将非遗教育延伸至校外,襄阳市群艺馆开设非遗少年暑期普及班,设置玄门太极、备尔纸藤手编、传统音乐和南漳剪纸4个班,利用暑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对7至14岁小朋友进行免费非遗培训。

  黄佳介绍,第一期普及班上线前,大家心里直打鼓,生怕家长和孩子不感兴趣,没人报名。没想到,报名通道开启不到一小时,4个班的100个名额全被抢光。

  在课程设置上,普及班选择了实操性较强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体育类非遗项目,课程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去年暑期,非遗普及班由4个项目拓展至6个,今年计划扩展至8个。

  除非遗少年普及班外,襄阳市非遗中心还依托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开展了12场非遗研学示范性活动,实现青少年非遗教育的全时段覆盖。

  黄佳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加强多方共建机制,持续深入地将非遗融入青少年教育体系。

  襄阳推出百场非遗活动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宵祎、通讯员和琼)老河口木版年画展、宜城特色非遗项目游演……6月1日至20日,襄阳市线上、线下推出百场别具风格的非遗活动,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6月1日,襄阳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周活动在米公祠启幕,现场设置了“嗨非遗·市集”“听民乐·游园”“传非遗·研学”“拾非遗·童心”四大体验板块,聚集了展示类、互动体验类、表演类等50多个项目,让青少年现场体验非遗、了解非遗。

  一把剪刀,一张画纸,咔嚓几下,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便诞生了……在非遗市集,不少小朋友在体验南漳剪纸。“这么丰富的非遗活动,孩子来参加真是受益匪浅。”襄阳市民李敏感慨。

  当天,襄阳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画研学项目也闪亮登场,20多名青少年将铜丝按照图案弯曲成形,嵌入珐琅材料中,制作出一幅幅属于自己的掐丝珐琅画。

  各县市区还结合本地特色开展活动。南漳县以“非遗+旅游”为载体,在天池山景区举办非遗展演;枣阳市创新“战国服饰新国潮”表现形式,展示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等。

  更多报道>>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