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秦平:运载千秋阐释何以中国,水润华章书写现代文明

【地评线】秦平:运载千秋阐释何以中国,水润华章书写现代文明
2024年06月24日 10:50 群众新闻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

  大运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是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是华夏大地的宏伟诗篇。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曾步行察看古运河河道和周边历史文化遗存,详细了解浙东运河发展演变史和当地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大运河保护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大运河孕育灿烂文化。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它穿越历史,日夜奔流,哺育了两岸人民,孕育出包括技术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灿烂文化。水运工程、蓄水系统、整治系统、防灾系统以及跨河技术、闸坝工程等,展现了人类在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智慧和成就;漕运制度集纳了各朝各代的管理经验;传统工艺、音乐、舞蹈、戏曲等,展现了运河沿岸人民的生活智慧,运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大运河彰显伟大精神。大运河是人工开凿的运河,如“愚公移山”一样,体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江大河多从西向东汇入海洋,唯有大运河以南北走向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让沿岸城市串珠成链,互促互进、互鉴互学。历朝历代工程专家和能工巧匠运用智慧,解决了严峻自然条件下修建长距离运河面临的地形高差、通航效率、水源控制等一系列难题。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中国大运河被列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价值的运河”。重大价值,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结晶。

  运载千秋阐释何以中国,水润华章书写现代文明。翻开厚重的运河史册,回望运河的妖娆风姿,我们看到了舟楫如织、漕运繁茂的过往,看到了枕河而居、幸福安宁的美好。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大运河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不断传承大运河积淀的人文气息与宝贵遗产,书写新的运河故事,大运河就将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历史文脉与情感血脉,让现代中华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