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安观察|抓项目 强质效 大黄山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安观察|抓项目 强质效 大黄山建设按下“加速键”
2024年06月24日 08:47 新浪新闻

海报制作 杨曦海报制作 杨曦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全国文旅市场竞争正愈演愈烈,盘活存量资源同时,寻找更多增长点已是共识。

  近年来,安徽蓄积“不止步”的劲头,加快推进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持续让好山好水和厚重文化充分转化,丰富高端产品供给、催化业态创新融合,进而形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针对“春节假日”“双招双引”“乡村旅游”“‘五一’假期”等工作,安徽已先后召开四场旅游强省建设调度会议,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协同推进,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安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6月19日,安徽康养名城,宣城广德,大黄山建设重点项目现场调度会暨2024年旅游强省建设第五次调度会召开,会议聚焦大黄山建设项目推进,这也是今年首个以一个旅游品牌为主题举行的省级规模旅游强省建设调度会。

  建设大黄山,交出了哪些成绩单?又将面对什么样的新考卷?从这场特殊的调度会中可知一二。

  

  高位推进

  何为“大黄山”?

  大黄山建设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经过长期谋划、多方论证作出的重大决策。

  所谓大黄山,不单指一座山、一处景点,而是一个文旅产业大IP,是打破市域界限,连接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四市28县(市、区)的跨区域整体联动发展,也是安徽省生态环境最优良、文旅资源最富集、文旅产业最扎实、市场空间广阔的地区。

  在省级层面,安徽成立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领导小组(“省大黄山领导小组”),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统筹大黄山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省大黄山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黄山办”)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去年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坚持高端引领、国际视野、全域联动、业态融合,持续擦亮“中国黄山、世界黄山”品牌,更好地把安徽山水人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大黄山”建设,开启崭新篇章。

  安徽省文旅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大黄山”四市接待国内游客2.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84%,分别占全省31.8%、33.6%。

  谈起“大黄山”,如今不仅是安徽文旅发展的热词,也是关键词。

  今年年初,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立全域联动机制,开展业态融合创新,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群。“大黄山”工作,摆向更高位置。

  3月30日,迎客松下,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会举行。会上提出,要坚持省级赋能、市县协同,增进大黄山建设共识,做实四市联动工作机制,抓好规划、政策、项目协同,打造吸引投资创业的发展环境。“大黄山”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5月16日,首都北京,在国务院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徽专场发布中,孙勇副省长向中外媒体介绍道:“安徽作出建设‘大黄山’的决策部署,就是要立足这些优越条件,主动顺应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传统观光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康养游升级,打造现代服务业集群,进而形成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大黄山”品牌,推向更大平台。

  ……

  6月19日的调度会,孙勇副省长出席,大黄山四市政府负责同志,省发展改革委(省大黄山办)、省教育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省林业局悉数发言,大家梳理通报各自大黄山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围绕各自项目在招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分析交流,调度协商,助力大黄山建设提速提效。

  

  不只观光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大黄山,正由传统观光迈向休闲度假。

  大黄山地区,是全国8个A级景区集聚区之一,我国三大地域文化显学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之一,范围内,44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星罗棋布。

  然而过去,包括黄山在内,不少旅游目的地总被简化为单一的观光地,发展深陷“门票经济”和“床板经济”桎梏。但作为国际超级IP,要的不仅是“流量”,更要“留量”,谋的不仅是“出圈”,更是“长红”。

  如何突破?紧扣“高端”“国际”“全域”“融合”几大关键词,将项目,产业,经济进行点线面的串联,大黄山交出答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后疫情时代下,安徽以“大黄山”之名,立足生态型、锚定国际化、对标世界级,其“大”,不仅是在于范围,更在于视野和格局,具有主动性和超前性的特点。

  不只是观光,正如孙勇副省长所言:“大黄山”之大,首先是通过大空间整合资源,带来要素组合的机会大;其次是通过大品牌引领赋能,带来产业拓展的空间大。

  事实也是如此,不到一年时间,柏林旅展、纽约时代广场、伦敦街头……“大黄山”的名片递向了世界各地,休闲度假、医疗康养、绿色制造……不少牵动性项目也在皖南秀美山水中,生根开花,让游人到此,不仅是走马观花,更有深度体验。

  调度会上,省大黄山办通报了今年大黄山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情况:

  重点项目推进方面,梳理出的50个大黄山建设重点项目中,涉及休闲度假、医疗康养、创意经济等在内的7项高端服务领域,总投资超千亿元,今年将计划投资112.9亿元。

  其中不乏诸多值得期待的项目:

  总投资111.4亿元的黄山旅游T1线一期工程,沿线串联西溪南古村落、潜口、呈坎、黄山风景区、翡翠谷等7个景点,运用AI、AR、VR等现代高科技,将相关旅游业态融入车内车外,形成多元化旅游体验的列车文创空间,打造全国首个轨道上的主题乐园。

  总投资30亿元的黄山域见国际旅游度假区,选址宏村镇龙江村秀里,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建设国际高端度假酒店、特色酒吧街、图书馆等。

  总投资20亿元的金碧田生态农业旅游基地项目,新建农业生产基地和康养休闲中心、观景民宿等,推进智慧农业和文旅的深度融合。

  ……

  而在项目开工方面,截至5月底,大黄山建设首批50个重大项目清单中已开工项目34个,开工率68%,超序时进度26.3%。其中,黄山市大灵山旅游度假区项目、安庆集贤时空文创园项目完成投资进度较快,均已完成主体施工,并于5月份开始试运行。

  招商引资方面,2024年谋划大黄山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00个,总投资1778亿元。截至5月底,已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318亿元。

  其中包括:黄山国际会客厅文旅度假区,签约企业为皖新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约金额40亿元;池州市东至县渡江战役遗址公园项目,签约企业中铁二十二局、华旅集团,签约金额20亿元;宣城市水东镇水阳江南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EOD)项目,签约企业中铁八局,签约金额28.85亿元……

  可见,大黄山四市在项目开工和投资完成方面均表现出色,达到了预定目标,甚至一部分超出了预期进度。

  同时,作为地区经济多元化的关键,创意经济、体育赛事、会展经济等产业仍有极大投资潜力尚待挖掘,这不仅给大黄山四市做好资源整合与项目谋划大文章提出要求,也需要省级部门,针对各地工作难点,给予点对点指导,协调推进。这期间,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项目导向

  看数更要看势。

  调度会上,大黄山四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目前各自项目完成投资及进度、需省级协调解决问题,协调意见和建议进行交流,教育、林业、文旅等建议牵头协调部门负责人也就相关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回复。

  正如孙勇副省长在调度会上所说:在当前安徽和社会各界这么重视大黄山建设,抓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调度会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

  怎么干?调度会提出明确要求:

  先要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大黄山建设行动方案和指导性规划,四市和六大产业推进组要立足各地实际,做好“无中生有”文章,下更大功夫提升项目前期工作效率和质量,统筹建立近期能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库,增强发展后劲。

  再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四市要督促项目单位在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加快进度。有关单位要主动为项目建设赋能,做好要素保障,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省大黄山办要会同产业专班,加强在库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监测调度,对市县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主动提级,协调解决。

  还有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四市要发挥好“双招双引”的主体作用,创新“双招双引”手法,结合实情,放宽视野、放大坐标,提升招引成效;六大产业推进组要建立完善省、市、县“双招双引”联动机制,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资金、人才、技术等在大黄山地区耦合,为大黄山建设注入源源不断动力活力。

  服务保障也很关键。省有关单位、大黄山四市要主动对标沪苏浙,创新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对能就地协调解决的,不拖沓不上交。六大产业推进组牵头部门要对照方案和任务清单,加强项目全过程服务保障。项目单位要主动对接有关职能部门,提前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和基础材料准备,争取项目审批、建设、投产、纳统程序等更加高效顺畅。

  最后是完善项目调度机制。省大黄山办要建立项目工作监测体系和调度机制,对纳入大黄山省级工作清单的重点建设片区、重点场景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机制化落实。四市要建立完善重大项目领导干部联系包保等制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六大产业推进组和省有关部门也要建立条线调度机制。

  建设大黄山,作为一个涉及多市、多部门协调推进的重要工作,一方面,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机遇,每个地方也都有各自的挑战,需要更多类似机会,把事做精细,做深做实。

  项目兴、发展兴,项目上、全盘上。当前大黄山建设已崭露头角,各方面也都展现出看好的前景,有利条件在积累,品牌影响在巩固,而这也正是最吃劲、不容松懈的时候。

  春争日,夏争时,调度会既是调度,也是赛马,只有以坐不住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实干真干,才能让烟雨大黄山赢得最大的空间,让心灵休憩地赢得更好的未来。(记者 孟一凡)

安徽省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