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产业兴农看大理丨野生菌出口创外汇!大理这个地方了不得

产业兴农看大理丨野生菌出口创外汇!大理这个地方了不得
2024年06月24日 14:50 云南网

祥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施雁莎 拍摄祥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施雁莎 拍摄

  “吃菌的信号”一到,云南人便开启了上山捡菌“模式”。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刘厂镇的一家企业里,工人们也忙活了起来,一批批各地收购来的野生菌,需要刮去泥脚,进行分选、切块、清洗,通过速冻、腌渍、干制不同方法进行保存,这些产自云南大山深处的菌子,即将完成一段漂洋过海的旅程。

  “我们是做初级农产品加工的,加工的食用菌中最主要的是美味牛肝菌,其他还有鸡油菌、球盖菇、羊肚菌、黑松露、松茸等,产品的种类有两百多种,98%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欧洲,也出口新加坡和日本。”大理州云辉毅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胡碧琴介绍,公司在全国多地收购新鲜野生菌,“从6月份到10月份都是新鲜野生菌的收购期,从普洱到内蒙古我们都去,但主要集中在云南,目前在云南设有4座分厂。”

速冻野生食用菌 李丽 摄速冻野生食用菌 李丽 摄

  公司目前拥有标准化速冻食用菌车间、腌渍食用菌加工车间、干制食用菌加工车间、5000立方米的低温冷库。2019年,公司建立了食用菌栽培基地,种植平菇、香菇等,还创新推出了菌汤包等新产品。

  走进厂房,一桶桶净重45公斤的腌渍野生菌等待打包运输;速冻食用菌加工车间内,工人们穿着厚厚的棉服将菌子切块;冷库内,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保证了菌子的新鲜。企业季节性用工200多人,来自临近的楚雄州的李思翠就到祥云来工作了4年。

李丽 摄李丽 摄

  祥云县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收购、加工、出口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全县有野生菌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经营户70多家,全县长期固定从事野生菌收购、加工和销售的人员达3000多人,季节性工人8000多人。

  食用菌是祥云县的传统出口产品,祥云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祥云县出口认证的食用菌有松茸、牛肝菌、鸡油菌、羊肚菌等17个品种,食用菌出口企业10余家。近年来祥云县的食用菌年出口额在1亿元以上,占全省的1/4左右。

腌渍食用菌 段苏航 摄腌渍食用菌 段苏航 摄

  说起野生菌产业发展的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祥云县就涌现了许多食用菌加工的家庭式作坊。几十年间,随着龙云、融兴、品位、云辉毅合等龙头企业的创立发展,家庭作坊式加工提档升级为连接国际市场的规模化加工。

  大理州云辉毅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创立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公司法人朱必炳从1986年开始做野生菌收购、加工、销售生意,2016年注册成立了大理州云辉毅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为祥云县食用菌出口龙头企业,年食用菌出口额占全县的2/3左右,2022年,公司销售额突破1亿元。

李丽 摄李丽 摄

  祥云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祥云县发挥食用菌市场的聚集、辐射功能,促进产业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从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规划、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多方面发力,制定鼓励措施加快食用菌地理标志及原产地认证,提高食用菌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一步提高祥云县食用菌尤其是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段苏航 李丽 谭雅竹 马喆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