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武定县:脆桃红遍“大坪子” 鼓起群众“钱袋子”

武定县:脆桃红遍“大坪子” 鼓起群众“钱袋子”
2024年06月24日 20:48 云南网

  6月,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山品村委会董家村“大坪子”,占地300亩的脆桃基地生机盎然,远远看去,红红的桃子缀满枝头,把桃树的枝干都压弯了腰,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摘下一个鲜红诱人的桃子,咬一口,果肉脆甜可口,清香宜人。

  董家村种植大户董学能和村民们穿梭在桃林里采摘桃子,一筐筐鲜红的桃子,也点亮了一个个村民的笑脸。“今年我们在管理上下了大功夫,在桃花开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控花,结果的时候及时疏果,严格控制挂果量,现在果实成熟个头大,品质好,能有个好收成了。”董学能说道。

  董家村“大坪子”土地肥沃、海拔高、温差大、光照充足,是发窝乡发展百亩果林最早的种植地,种植林果已有20余年,前期主要以苹果和核桃为主,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管理不够科学规范,产量并不明显。

  为改变董家村资源丰富但产量低、销售难的现状,2004年,武定县积极向上对接,多次邀请省、州林果业专家到董家村“大坪子”实地考察,深入分析现有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后,提出了发展种植“北京桃”的建议。2006年,山品村委会引进种植“北京桃”优秀品种,动员当地种植大户董学能带头试种,经过多次进行嫁接改良,培植出适合“大坪子”种植的高山“董家脆桃”。“董家脆桃”色泽鲜艳、个大形正,清香脆甜,深受消费者青睐和喜爱。

  近年来,武定县发窝乡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先后投入资金50余万元,硬化董家村“大坪子”“董家脆桃”种植基地机耕路2公里;每年邀请林果业专家到董家村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次,现场指导桃树嫁接、修枝、施肥管理等技术,推动“董家脆桃”实现种植科学、产量增加、品质提升、农民致富。

  如今,山品村委会董家村“大坪子”共有34户群众种植“董家脆桃”300余亩,年产量超13000公斤,户均增收15000元,“大坪子”的脆桃红了,董家群众的“钱袋子”也鼓了。

  云南网记者 吕瑾 通讯员 孙本辉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