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紫金e评:读懂“人民至上”的“山海情”

【地评线】紫金e评:读懂“人民至上”的“山海情”
2024年06月25日 10:57 新浪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宁夏调研,从破解“一方水土养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到强调“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之重要,再到寄语“社区要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百姓福祉是总书记始终不变的牵挂,这段结缘于27年前的“山海情”隽永绵延。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至上,坚定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如今满眼苍翠,换了人间。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深入西海固山区,6天时间里走访了5个对口帮扶县,访贫问苦、访贤问路,推行“移民吊庄”“坡改梯”“井窖建设”“菌草推广”等一系列举措,为闽宁结亲、山海共融按下“快进键”。一场“山海情”,有力助推闽宁两地迈向全方位深度合作,为加快西部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注入活力。实践证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将为民造福落实到行动上,才会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办好。

  “各族群众、家家户户都是我的牵挂。”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嘱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时隔4年,总书记再次来宁夏看望各族干部群众,指出“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循迹“总书记之行”,扎实走好念兹在兹的“为民之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团结等工作。须时刻将人民置顶于心,深入践行“四下基层”要求,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扎根人民,充分听取“民声”,科学谋定“民生”,拓宽增收渠道“促民富”,优化公共供给“解民忧”,守牢稳定底线“保民安”,切实让发展的实绩更有“温度”、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深入推进。广大党员干部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守初心使命,严守纪律规矩,自觉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更加自觉地在约束下奋发干事创业,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李冲)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