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此心安处 花开满园——探访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此心安处 花开满园——探访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2024年06月26日 07:53 宁夏日报

  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来到多民族聚居的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总书记指出,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在社区中发挥领导作用。社区党组织建好建强了,社区工作就有了主心骨。要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服务老百姓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作为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空间,是对一个地方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直接的纽带。6月24日,记者走进长城花园社区,探访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为一碗热乎饭,社区食堂三次“更新”

  “6月24日营养午餐菜谱,荤菜:牛肉小炒、芹菜炒鸡柳,素菜:白菜炒粉条、干锅有机花菜、蒜蓉油麦菜,小碗菜:碗蒸羊羔肉、烤鸡腿……”

  看到微信群里发的菜谱,长城花园南区82岁独居老人罗修惠来到食堂。“年龄大了做不动饭,以前都是凑合吃,有了社区食堂以后,我天天‘下馆子’,挑喜欢的菜吃,有营养、味道好,价格还便宜,给老年人打八折。”罗修惠告诉记者。

  长城花园社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有2500多人,其中独居老人有70余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120人。助老先助餐,一顿“热乎饭”,多方“热心端”。

  “多年前,我过节探望老人时,与一些独居老人聊天发现,做饭吃饭是他们的‘老大难’。”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说,从那时起,开办“社区饭桌”就成了她一直惦记的事。

长城花园社区议事厅,居民代表畅所欲言。长城花园社区议事厅,居民代表畅所欲言。

  2013年4月13日,长城花园社区调整办公用房,改造建成了全区第一批老饭桌,起名“俏夕阳”,实行预约刷卡式就餐,每顿午餐5元,当时有200多位老人陆续办理了就餐卡。“为了维持不亏损,社区就在别的地方省一点,水、电、暖、米、面、油的费用就有了,再加上爱心企业捐助、公益性岗位人员做饭,我们平时再搭把手,就坚持了下来。”赵耐香说。

  此后,为了让老人就餐更方便,长城花园社区与物业公司协商,将“老饭桌”从社区办公楼二楼搬到一楼,重新装修“升级”为社区食堂。

  2023年,经协商,宁夏长城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腾出520平方米的房屋,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当年12月,长城花园社区宽敞明亮的“第三代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正式营业。为打造更有温度的社区食堂,社区选聘了第三方运营机构,引进有实力的专业餐饮企业,通过“专业团队+公益服务+服务于民+价格合适+质量过关+社区监督”,采取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定价方案,为居民提供精准化、规范化助餐服务。

  目前,社区食堂设置营养膳食部,配备专业厨师、面点师,保证早餐、中餐、晚餐全天开放,还设计出满足不同居民就餐需求的餐食服务。比如,适合老年人的绵软食品、炖煮食材、低糖低油粗粮食品,适合中青年人的快捷餐、打包饭、小火锅,还提供小份菜、时令蔬菜、地方特色小吃等,并增设“为行动不便老人送餐”等温馨服务。

  如今,长城花园社区食堂已开办了11年,成为我区最早开办、坚持时间最长的社区食堂之一,也成为辖区老人交流的场所。每天,居民吃得热乎乎,聊得心里暖乎乎。

  一件件民生事,520个微信群在线关注

  长城花园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管辖19个住宅小区、居民楼220栋、8632户1.8万余人。

  如何及时“听见”1.8万余名居民的心声?自2019年起,长城花园社区陆续建立了520个楼栋微信群,目前已覆盖所有单元。“居民微信群,管用。有事群里说一声,好使。”6月24日,长城花园北区居民胡韶东说。

  “我家3岁孙子突然发高烧,家里没有药,身边又离不开人,没法出去买药。邻居们,谁家有儿童退烧药?求助。”

  “我家有儿童退烧药,这会给你送去!”

  居民微信群成了“互助群”“帮帮群”,通过一次次互帮互助,邻里之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也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建立居民微信群,可以让我们24小时服务居民‘在线’。”赵耐香说,每个微信群她都在里面,实时关注着大家的诉求。

社区为各族群众提供完善的服务。社区为各族群众提供完善的服务。

  居民微信群作为社区的服务网,一端连着社区、一端连着居民,“有事请微我”已经成为长城花园社区做好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新探索。

  “我提议,将小区自行车棚改造一下。”财政厅家属院居民缑小平提议,并将改造平面图发到居民微信群里。

  随即,居民们在群里热烈讨论起来,社区也立即行动,开展入户调查问卷、发放征求意见表。后经87户居民同意,自行车棚挪了新位置,原位置改成了停车位。

  国际村单元门换了、海蓝和光小区道路重新规划了、财政厅家属院更换下水管道……居民微信群反映诉求,社区线上快速回应,一件件民生小事得到及时解决,居民纷纷点赞。

   真情服务 邻里互助共渡难关

  “我当时觉得天都塌了,命运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66岁的冯永琴在2012年确诊癌症,让她一度对生活失去希望。2017年,她参加了社区“抱抱团”,“我好像感觉自己又找到了一处温暖的归属,我特别高兴,‘抱抱团’的每一次活动我都不落下。”冯永琴说。

  2017年春节前夕,赵耐香和老党员李玉忠等人走访辖区困难群体发现,一些患病居民在家待着不愿出门、不愿接触人。“当时,我们就想,希望能为患病居民送去温暖,他们需要大家的关爱。”75岁的李玉忠介绍,“后来大家一商量,我和黄胜捐款5000元成立了‘抱抱团’,希望大家能‘抱团取暖’。”

  “抱抱团”成立后,邀请6位患病居民参加,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大家在社区开展读书分享、健康知识讲座、唱歌、跳舞、剪纸,以及健步走、果蔬采摘、银川“一日游”等活动。

  今年70岁的李保国2016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当时确诊后,我心里充满了不甘和遗憾,大儿子刚结婚,我还没有抱到孙子,小儿子还没成家。”李保国说,“后来,我参加了‘抱抱团’,大家在微信群聊天,分享病情和抗癌经验,彼此安慰、鼓励、打气,我的心情好多了,精神也好了,身体状况也逐渐好了起来。”现在,李保国每天忙着接送两个孙子,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7年来,“抱抱团”从2名志愿者发展到18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关爱服务患病居民32人次,累计开展活动15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5500余个小时。

  “抱抱团”,是长城花园社区关爱困难群体的一个缩影。

  18年前,刚到长城花园社区,困难群体就一直是赵耐香的牵挂,“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更是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长城花园社区一方面走访入户开展“地毯式”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困难群体台账,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另一方面,社区为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提供医疗、住房、就业等代办服务,为无法自主申请救助的困难群众提供代为申请、代收资料等全流程代办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用真情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是社区持续的工作。”赵耐香说,“今后,社区将进一步完善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温暖每一位居民。”

  “四级组织链条”提升社区服务精度

  服务居民买药看病,社区设立卫生服务站;服务民生事项办理,社区开设服务代办点;打造便民服务空间,满足居民日常缝补维修需求……长城花园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努力让为民服务更精细、更有温度。

  长城花园社区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实现居民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并成立9个小区党支部、36个楼栋党小组,悬挂党员家庭公示栏,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争先锋、尽职责,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努力保障社区服务覆盖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居民在长城花园社区才艺堂创作剪纸。居民在长城花园社区才艺堂创作剪纸。

  同时,拓宽服务阵地,创新服务功能,将一站式便民服务点、爱心公社提档升级,在辖区的领世湖城小区打造718平方米集社区食堂、医养康养、日间照料于一体的日间照料中心,在银凤小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金凤“悦邻里”为民生服务品牌的360平方米的“邻里驿站”,引入爱心理发、爱心洗衣、职工之家、医养康养等惠民项目。此外,还组建了长城花园社区艺术团,根据居民需求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秦腔队等8支文艺团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长城花园社区艺术团排练旗袍秀《南湖的船》。

  “衣物晾晒、运动锻炼、停车充电、问诊就医、养老敬老……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社区工作的支持和协调。近期,社区准备将国际村小区2000平方米的场地打造成类似老年大学的活动场所。”赵耐香说,“社区服务越有温度,群众就越有满意度,群众生活也就越有滋有味。今后,社区会更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居民的急难愁盼,以精准有效的举措真正满足居民所需。”(记者 杨超\文 白茹\图)

银川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