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暴雨天气 谨防皮肤病侵袭

暴雨天气 谨防皮肤病侵袭
2024年06月26日 08:57 人民网

  暴雨天要谨慎出行,如需外出,一定做好安全和健康防范。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姚彦在接受采访时提示,夏季气候温暖潮湿,极易孳生细菌蚊虫,若皮肤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容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暴雨天要谨慎出行,如需外出,一定做好安全和健康防范。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姚彦在接受采访时提示,夏季气候温暖潮湿,极易孳生细菌蚊虫,若皮肤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容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长时间在污水中浸泡后,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真菌和细菌便有机可乘,很容易引发间擦疹、脚足癣等皮肤病,可表现为浸渍、水疱、脱屑伴瘙痒等。”姚彦表示,部分人在蹚过水后还会出现下肢红斑,随后迅速蔓延成片,甚至全身高热寒战的症状,这种症状通常就是丹毒(网状淋巴管炎),中医称为“流火”。丹毒主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当皮肤有破口时更易发生。

  姚彦提示,强降雨导致积水增加,有利于蚊虫等有害生物繁殖,要警惕虫咬皮炎。虫咬皮炎可出现丘疹、风团或瘀点,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同时,要注意预防虫媒生物导致的疾病,如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她建议,在室外要穿长衣裤,避免皮肤暴露;及时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避免孳生蚊虫;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

  “为预防皮肤病发生,要尽量降低接触污水的频率,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换洗贴身衣物,注意皮肤褶皱部位局部清洁,保持局部的干燥、透气,不与他人共用拖鞋等物品。”姚彦强调,如果不得已要涉水,涉水前在双腿涂上防水油膏,尤其是趾间,并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涉水离开后,第一时间擦干身体,并检查是否有伤口。处理伤口时,先清除伤口上可能附着的污物,可用医用生理盐水冲洗,也可用瓶装水或煮沸过的凉水冲洗,并用碘伏消毒,创可贴或纱布包扎。如果伤口较大、较深或存在异物,在初步冲洗后应及时就医。此外,如在涉水之后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尤其是本来就有足癣或其他皮肤病的患者,不能凭经验用药。

皮肤病姚彦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