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江苏常州:运河“人”的“变”与“新”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江苏常州:运河“人”的“变”与“新”
2024年06月26日 10:47 中国常州网

  大运河,这条蜿蜒流淌的古老水道,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血脉。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条“活着的文化遗产走廊”,掀开了生命的全新篇章。

  大运河常州区段,是大运河27段河道之一,悠悠运河水穿城而过,是常州这座城市最富生命力的“城市血脉”。于沿岸的常州人,他们的生活习俗、经济活动乃至情感纽带,都与这条大运河紧密相连,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光荏苒,运河水依旧静静流淌,承载着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厚重;而运河水承载的 “运河人”,随着时代的洪流向“新”而变。在常州,大运河不仅是水脉、文脉、经济带,也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从“文人”到“旅人”

  历史文脉与文旅业态深度融合

  常州大运河流淌了2500多年,沿岸拥有众多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运河及运河水系沿岸至今仍然分布有青果巷、南市河、三堡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和地段。大运河在常州催生了以青果巷为代表的名士文化、以唐氏八宅为代表的民居文化、以天宁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运河五号为代表的工业遗产文化等等。

  历史上,常州运河之畔大师辈出、精英不穷,运河畔的青果巷被誉为名士摇篮,走出了唐荆川、汤贻汾、盛宣怀、李伯元、瞿秋白、史良、刘国钧、赵元任、周有光等一大批名士大家。沿运河南来北往的文人雅士更是不胜枚举,史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14次游历常州,并终老于常州大运河畔藤花旧馆。乾隆帝四次到常州并题有诗作六首,咏江南美景。

  如今,虽斯人已逝,但运河“文”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随着时代变迁愈发灿烂。常州将这些珍贵的文化元素与现代旅游业态相结合,将运河沿岸渐次“点亮”,打造出独特的文旅品牌,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运河支流,连通老城厢的主街巷。以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常州老城厢,一到节假日,五湖四海的“旅人”便纷至沓来。从无处不在的江南风雅,到昼夜不停的精彩演艺;从琳琅满目的宝藏小店,到细致贴心的游客服务。青果巷以多元场景为亮点,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更年轻化、更具创意的表达方式,打造全方位美好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打卡”。

  上个月,常州第六届汉服嘉年华在古运河边惊艳亮相。本次汉服嘉年华首次把宋朝作为时代定格,还原宋代点茶、插花、抚琴、焚香的生活场景,沉浸式体验宋代文人聚会。不同肤色的年轻人着汉服漫步于老街旧巷,古运河畔人头攒动,博物馆文创、非遗展示、网红美食、创意文创、国风演艺、漆扇手作等令前来旅游的人们目不暇接,大运河文化再次焕发出盎然生机。

  从安居运河边的“文人”,到流连运河文化的“旅人”,常州厚重的文化以河为媒,跨越历史仍一脉相承,让人感受到大运河重新散发的魅力。

  从“工人”到“游人”

  千年运河与百年工业交相辉映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大运河自古便是常州联通东南的“黄金水道”,从民丰窑到国棉二厂,从常钢厂到戚机厂,“运河两岸,烟囱林立,厂房如织”,千年运河水与常州工业发展交织前行,孕育出明星般闪耀的“苏南模式”。

  当下,“漫游”运河沿岸,来一场citywalk,正逐渐成为市民的时尚。在原先为戚机厂动力车间的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内,游客络绎不绝,26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中国第一代造火车的设备、12位工商巨子主题壁画、80多位常州籍全国劳模影像,以及丰富的厂志、影像和物件,向游客们讲述着常州求实创新的百年“制造”故事。

  历经历史变迁和产业革新,大运河常州段沿岸洗尽铅华,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工业遗存。新世纪之初,常州就开始探索如何成为全国工业文明遗产群保护传承的先行者,制定实施《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通过打造以“工业+旅游”为核心的工业旅游线路,大运河两岸也在常州倾力保护下变成了一条城市“秀”带。

  利民纱厂旧址变身天虹1921创意园成为近悦远来的打卡地;恒源畅厂旧址变身而来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已然成为一个设备完善、功能齐全、服务全面、氛围独特的文创产业发展平台,每年吸引70多万游客参观游玩;国光老车间打造科技文化创意园;原常州矿山机械厂变身为新博·智汇园,成为省双创企业示范基地......常州串珠成链,打造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彰显文化魅力的大运河工业文旅长廊。

  既有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群,又有游客体验、文创展陈、休闲消费,大运河常州段沿岸带有时代印记与城市记忆的老厂房,正伴随着常州文旅融合的脚步,焕发新生,继续守护这条奔腾千年的“生命之河”。曾经“工人”挥汗如雨的厂房,如今正成为“游人”们打卡的时尚地。

  从“旧人”到“福人”

  生态运河与民生幸福和谐共生

  大运河为民而生,千年来,运河两岸的人们,与大运河相依相偎,在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同时,完成城市生态和生活空间的重塑,让大运河成为守护两岸百姓民生的“幸福河”,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时代要求。

  南运河是大运河流经常州老城厢的重要支流,与老运河、新运河一起在常州形成了一个围绕老城区的“运河水环”。近年来,常州在治理该区段水体,回复大运河生态的基础上,结合“生产、生活、生态”,以滨水健身道,串联起多个河畔公园,为老城厢居民们打造出一片31平方公里城市“绿岛”。

  南运河滨水健身慢道北起怀德中路,南至荆川北路,连接健身绿廊、爱心公园和荆川公园。步道区域内配备儿童娱乐区、老年锻炼区、乒乓桌、新能源充电吧、音乐角,每到夜晚,两岸灯光亮起,沿岸散步的市民人流如织,现场相当热闹。步道建成后,南运河周边10余个小区万余居民闲暇散步、举家出游的选择更丰富。

  生态是民生幸福的基底。如今,在常州老城厢运河沿岸,入目皆是碧水蓝天、葱郁树木,从阳光明媚的白天到华灯璀璨的水岸夜景,全长12公里的生态绿廊将大运河与城市街道有机相连,如今,在绿意盎然的家门口公园里晨练,在灯光璀璨的滨河绿道上夜跑,在古运河里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皮划艇比赛……已成为常州老城厢居民们的健康生活新时尚。

  如今,运河沿岸老城厢的“旧”居民幸福“升级”,运河岸线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圈”。

  运河之于常州,是文化的沉淀,是工业的记忆,更是幸福的生活。千年运河奔流不息,未来,常州将以文旅融合为引擎,推动大运河从“地理文化标志”,不断跃升,成为常州乃至全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空间”,为江苏乃至全国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贡献“常州经验”。

  (陈旻皓 时晟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