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杨幂文章被质疑“查重率只有0.9%”,不必以量化指标刻舟求剑

极目锐评|杨幂文章被质疑“查重率只有0.9%”,不必以量化指标刻舟求剑
2024年06月26日 15:23 新浪新闻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知名影视演员杨幂在C刊扩展版发表文章引起的热议话题还在继续。有网友发现,杨幂这篇文章的查重率“只有0.9%”,从而质疑其学术性不强,有的甚至怀疑是使用AI创作的。(据6月26日澎湃新闻报道)

  引发关注的这篇文章为《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为例》,刊发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CSSCI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2024年第六期,作者署名为“杨幂”。经查证,上述文章作者为知名影视演员杨幂。

杨幂的署名论文(图源:网页截图)杨幂的署名论文(图源:网页截图)

  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多的去了,这篇文章原本没什么独特之处,因为作者是明星,所以引发围观。除了名人的眼球效应,明星写论文并不多见也是一个因素,所以引来好奇:杨幂写论文了?写得怎么样?是自己写的吗?是买来的版面吗?

  为什么要去对比“查重率”呢?估计就是想看看是不是有抄袭的地方,是不是一篇“水”论文。因为论文查重是对学术诚信的检验,以避免比较低级的抄袭,一般而言,重复率是越低越好。诸如,甘肃省的一份《关于做好2021年度全省人力资源培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提到,2021年度职称评审论文查重率要求为:核心期刊论文不超过15%,省级期刊论文不超过25%。这也是常见的学术论文查重检测标准。

  结果,杨幂的这篇文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反而出人意料,“查重率只有0.9%”,这已远远低于查论的验证标准,意味着想抓“抄袭”把柄的是没辙了。结果,又引发查重率过低的质疑。据介绍,在学术研究中,合理引用他人的成果是必要的。如果重复率太低,意味着论文的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不足,这将影响论文的可信度。

杨幂在剧中的角色杨幂在剧中的角色

  查重率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这就奇怪了,如此一来,写论文就会成为文字游戏,刻意以重复率来控制内容的表述。有高校老师就质疑这种评判标准,认为创新性应该体现在观点和视角的新颖上,而不是文字的“不重复”上。因为写作者可以通过文字上的“洗稿”来规避重复。即便在内容上完全没有重复的文章,也可能是老生常谈的口水话。

  当然,如果认为低重复率就是缺乏学术上的深度,这也是失之偏颇的。只要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哪怕一句话都不引用他人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因为文章的引用文献多,就显得有学术水准,这也是另一种形式主义,会导致作者为了引用而引用,以故作高深来显示研究的深入。

  6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广联合会学术部方面获悉,上述文章作者确实是知名影视演员杨幂。另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该刊发表文章“不收取编辑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这也不是杨幂第一次发表文章。这就表明,杨幂发论文并不稀奇。如果查重率显示不存在抄袭的可能,那么就应该可以过关了。

杨幂在剧中的角色杨幂在剧中的角色

  以杨幂的《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为例》来看,这是以作者在电视剧中对关雪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分析探讨演员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及其分类情况。这是一篇工作心得,文章符合期刊栏目“交流之窗”的定位,也就无可厚非。如果以严谨的学术规范来衡量这篇文章,可能会觉得缺乏专业性。实际上,这类文章重在交流经验,不需要以高深来示人,也就不必苛求。

  目前,尚没有见到杨幂本人的回应。期刊主办单位中广联合会学术部表示已关注到网友的质疑,目前正商议,“因为是一个热点问题,中广联合会会有一个统一意见。”

  这能有什么意见呢?查重率不应成为教条,如果认为查重率过低就不像论文,也不是科学的态度。如果文章是杨幂本人所写,表达的是自己所思所想,既没有借助AI创作,也没有借鉴抄袭,又符合刊物栏目的定位,就没有什么好置喙的。如果有学术不端的情形,就另当别论。如果认为“交流之窗”这个栏目本身欠缺学术深度,那也是刊物该如何调整定位的事,不能怪到作者的投稿上。

论文杨幂查重率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