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网评】德国副总理访华,传递中德携手反对保护主义的积极信号

【中国网评】德国副总理访华,传递中德携手反对保护主义的积极信号
2024年06月27日 01:03 中国网

  中国网特约研究员 刘晨 

  6月21—23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访问中国,这是其上任以来首次到访中国。哈贝克不仅是今年继德国总理朔尔茨之后又一位访华的德国政要,更是自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以来首位访问中国的欧洲高层官员。哈贝克此访,意在稳定局面、避免中欧贸易摩擦升级,深化中德经贸联系,向外界释放出中德携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积极信号。

  一是调和中欧电动汽车产业矛盾。2023年10月,欧盟在没有成员国和业界申请的情况下,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且在调查过程中存在不当做法,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6月12日,欧委会宣布自7月4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17.4%到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德国对欧盟做法持反对意见,呼吁中欧双方通过对话在11月2日关税正式生效前找到“友好解决方案”。哈贝克有意充当中欧间的“调解人”,他在访前曾会见欧盟贸易专员东姆布洛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强调“关税总是最后且最糟糕的解决方案”,呼吁欧盟立即同中国进行谈判,避免中欧陷入“关税竞赛”。

  访问期间,哈贝克于6月22日先后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进行会谈,再次重申德国不赞同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的立场,称德国将向欧委会转达中方关于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提议,期待中欧双方以建设性态度,通过协商谈判,找到符合世贸组织规范的解决方案。22日当晚,王文涛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与东布罗夫斯基斯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

  二是稳定中德经贸关系。哈贝克曾一度鼓吹德国对华“过度依赖”,直言“如果企业有意分散市场,政府乐意帮忙”,并通过收紧德企海外投资担保,打击中小型企业来华投资的积极性。在保护主义的逆风下,中德经贸关系受到一定冲击。今年第一季度,中德进出口贸易额皆有所下滑,德国亦自食苦果。2024年第一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小幅增长0.2%,哈贝克所在绿党在6月欧洲议会选举中也遭遇“滑铁卢”。哈贝克深刻认识到中德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此访不仅携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及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金属加工商以及太阳能初创企业等中小型企业代表访华,还前往上海、杭州两地,参观宝马汽车研发中心和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总部,称当前经济全球化遭受外部因素干扰,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创新中心、采购和销售市场对德国企业仍至关重要,释放出德国扭转“降低对华依赖”的微妙信号,显示德国有意进一步稳定和深化双边经贸关系、提振德国经济。

  三是深化中德绿色低碳合作。哈贝克与中方一道认真落实中德双方领导人重要共识,启动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并签署《关于成立中德工业减碳工作组的联合意向声明》,称中国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成就令人瞩目,强调德国愿与中方一道加强协作,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智能电网发展、零碳低碳产品生产等具体领域,进一步探索合作空间,将中德绿色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访问达成系列重要成果,既敲定中德能效工作组2024年工作计划和《落实〈中德循环经济和资源效率对话行动计划〉的近期活动要点》,也在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框架内成立了中德工业减碳工作组并启动绿色转型中的中德省州合作和中德重点领域能效提升示范项目合作,进一步探索中德绿色合作新范式,寻找更多合作机遇。

  欧盟拟征收畸高关税,打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哈贝克此访一反往常对华强硬态度,积极传递支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信号,显示德以自身经验证明加强合作并不意味着风险,而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带来“双输”甚至“多输”结果。

  正如哈贝克所言,中德都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和受益者,期待德国继续在欧盟内部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欧相向而行,为双方企业深化互利合作,营造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推动中欧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