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万千气象看江西】《凤鸣飞天》:现代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愿景

【万千气象看江西】《凤鸣飞天》:现代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愿景
2024年06月26日 16:46 中国电影报

  •   近日,江西豪铭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凤鸣飞天》在福建师范大学试映,获得良好反响。该片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在著名的“理学名城”江西崇仁拍摄取景,由中国铁路文工团黄辉导演。观众认为,影片创新性地运用麻鸡与主人公的交互视角,讲述了麻鸡与主人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温暖故事,并以巧妙手法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片中,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启了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实践。

      人物成长与乡村振兴的互文

      《凤鸣飞天》将主人公命运融入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使人物成长与时代命题互文对照。影片讲述了一个都市创业青年顶着重重压力,回到乡村发展生态麻鸡产业的故事。当前,在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压力的裹挟下,部分青年群体的精神面貌相对低迷,呈现出诸如躺平、摆烂等消极文化样态,而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余元雄却为观众展现了身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余元雄一开始并没有“自己的故事”,但在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帮助家乡打出麻鸡的特色品牌,产品得到市场充分认可。这个“养鸡青年”在振兴家乡的过程中将自己塑造为故事的主角,既使自身得到了历练与成长,也使乡村发展因人才回流得到保障。

      此外,女主角方碧涵的成长历程亦是贯穿全片的线索。观众见证了小方姑娘从胆怯逃避到勇敢面对病痛的蜕变,这是她作为“凤”的重生与飞天,她助力了产业的成长,也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有观众认为,影片中相山上的老药师与方碧涵的对话颇具人生哲理,老药师问:“你总是思考为什么。为什么是我得这种病?为什么药膳不起作用?为什么我的病还不好,你觉得你这样想,你的病会好吗?”这句话恰与《论语·宪问》中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契合。主创借此呈现出影片的内核:遇到困难时,只要以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便能凤鸣飞天,迎来新生。

      独特的动物视角与奇观体验

      《凤鸣飞天》讲述乡村振兴的形式,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乡村振兴题材表现方式,而是另辟蹊径、拒绝陈腐与单调。在以余元雄为主线的叙述过程中,同时选择了被开发的对象“麻鸡”作为独特的第三方视角展开辅助叙事。麻鸡虽是余元雄给家乡带来的致富经,却不是简单的致富工具。导演将麻鸡进行拟人化处理,不仅打破了常规叙事视角,更使麻鸡得以抒发丰富的情感,甚至可以与观众对话。

      在余元雄、熊建飞辛辛苦苦开发麻鸡系列产品和培育麻鸡的同时,麻鸡与观众共同见证了他们的行动,亦参与了叙事,甚至作为观众的化身对余元雄的行为进行评价。一方面,观众通过奇特的在场获得了心理上的奇观体验;另一方面,麻鸡说话时幽默诙谐的风格让人忍俊不禁,无形中调节了影片气氛,笑中带泪完成叙事。

      通过双向观察,麻鸡与余元雄从一开始的对抗到后来的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人与动物在情感上走向了和谐统一。本片独特的动物视角在辅助叙事的同时,也表达了中华传统里天人合一,人、自然、自然造物共处的美好愿景。

      生动呈现“五个振兴”

      乡村振兴作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当下中国被频繁提及。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迈进的路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而从具体路径来看,乡村振兴是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凤鸣飞天》立足“五个振兴”内涵,并于其中寻求平衡。余元雄回到家乡后,对家乡拥有良好资源却发展相对落后深感惋惜,费尽心力组织人员对当地著名的麻鸡进行养殖与产品开发。一方面,集结优秀的技术人才,从麻鸡的生长环境与鸡苗培育出发,为麻鸡产业提供了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开发多元的产品链条,独具特色的养生麻鸡煲成为了他美好愿景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他将眼光投向了古老的中医文化,亲自上相山向老药师学习,开发的麻鸡药膳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由崇仁相山道家文化延伸出的药食同源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以药膳为切入点展开叙事,是对相山背后人文内涵的生动展现。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影片亦对此做了具体表述。比如村委会为村民们设置了积分奖励,村民如果能做到文明行为,便可获得积分,并通过积分于小卖部兑换奖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自觉遵循。此外,本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麻鸡生态养殖为重心,将生态振兴落到实处,推动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凤鸣飞天》是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影片,导演通过巧妙的电影表现手法和深刻的现代主题探讨,展现出极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影片对乡村振兴这样一个宏大母题进行具像化描写,讲述青年人如何结合自身特长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为如何用视听语言表现主旋律题材、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等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份优质的影像答案。

      (黄灵瑶)

      编辑:

    • 3

  •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