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深读周刊·人物|“新农人”朱海洋:“关与”樱桃的梦

深读周刊·人物|“新农人”朱海洋:“关与”樱桃的梦
2024年06月27日 07:53 河北新闻网官方

  【阅读提示】

  6月,山海关的樱桃熟了。

  山海关被誉为“中国樱桃之乡”,当地售卖樱桃的店铺,走几步就有一家,每斤10元。

  在当地所产的樱桃中,有一款的价格是普通樱桃的10倍以上。它产自秦皇岛琳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琳海生态安民寨示范基地,这里也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甜樱桃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种出如此高附加值樱桃的是海归“新农人”朱海洋。不过,他学的不是农业,也从没种过地。

  短短4年时间,朱海洋发展设施农业,用科学方法种樱桃;买断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的樱桃新品种苗木经营繁育权;注册山海关本土樱桃品牌,铺设全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这样一位“新农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6月14日,秦皇岛琳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琳海生态安民寨示范基地,总经理朱海洋讲解“玲珑脆”樱桃的特点。 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摄

  带着现代化种植技术“入场”

  6月14日,琳海生态安民寨示范基地,一排排樱桃树,却不见樱桃,只见树上密密麻麻的白色纸袋。

  秦皇岛琳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洋解开一个纸袋,里面是一颗黄里透着红晕的樱桃。这颗樱桃色泽光鲜,果径在30毫米以上,品种名为“玲珑脆”。

  “这是防雨袋,可以避免成熟期的樱桃因为雨淋而裂果。”朱海洋解释。前一天晚上,果园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雨,如果樱桃没有套袋,朱海洋可就要急得睡不着觉了。

  给樱桃套袋,并不是当地樱桃果农的常规做法。市面上10元一斤的樱桃,价格并不高,果农自然不会再费劲儿去套袋。

  可朱海洋一“入场”,就想把山海关樱桃带向高端市场。

  朱海洋相信,山海关樱桃有这样的潜力。

  山海关,是“中国樱桃之乡”。当地从1985年开始种植樱桃,目前种植面积3万余亩,约占全省樱桃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

  经过近40年发展,当地原有的红灯、早大果、美早等品种因口感偏酸、风味淡、果肉较软、丰产性较差等原因,难以让种植户获得较高的收益,也无法适应消费者对味甜、味浓樱桃的需求。从山海关运出去的樱桃,有时要“包装”成大连樱桃往外卖,樱桃品质和果农收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听说朱海洋要种高端樱桃,当地多年从事樱桃种植的果农,几乎没有人看好,甚至有人说:“你种过樱桃吗?肯定弄不成。”

  果农们的看法,也在情理之中。

  朱海洋35岁,大学学的是会计学。2012年,朱海洋从加拿大留学回到家乡山海关创业。家中有人搞科研,有人经商,但和樱桃没一点儿关联。

  但如今,他建立的占地110亩的樱桃种植基地,已成为河北省100个现代农业精品园区之一。

  “我走了一条‘捷径’,是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有了种樱桃的底气。”朱海洋说,基地建造之初,就是按照现代化的农业种植园标准打造的。

  2020年春天,琳海生态安民寨示范基地还是一个板栗园。朱海洋承包下来后,将原有的梯田改造成山坡,种下一棵棵樱桃苗的同时,他还引入了现代化灌溉设备——以色列耐特菲姆水肥一体化系统。

  山坡顶部,建起100立方米的储水罐。每棵樱桃树下,安装有黑色的滴灌管。滴灌管连成的灌溉网覆盖了基地,能精准控制浇水、施肥。

  种植基地还引入了气象监控系统、土壤监测系统、樱桃树长势监控系统……“大概是学会计出身,我一直对数据很迷恋。”朱海洋说,这样,整个樱桃园的基础种植数据,都变得一目了然。

  朱海洋在樱桃种植中引入的农业设施,还有很多。

  从琳海生态安民寨示范基地驱车20分钟,来到位于山海关区红瓦店村的春棚樱桃种植基地,入目是连片的樱桃大棚。这处基地占地150亩,今年春天刚建成。

  6.5米高的连栋大棚,宽阔敞亮,棚内的樱桃苗与成年人的腰部齐平。一辆无人打药车在行间穿梭,喷洒叶面肥。

  工作人员仅用遥控器,就能控制大棚根据光照强度、温度进行开合。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的地温和含水率等数据,都可以在手机端实时查看。

  这些樱桃苗“苗龄”1岁,两年后挂果。但和山海关大多数樱桃6月上中旬收获不同,它们在5月中下旬就能成熟上市。

  “建春棚,就是为了抢出这半个月时间差,早上市,卖高价。”朱海洋说。

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摄6月14日,朱海洋测试一颗现摘“玲珑脆”樱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3.3%。这项指标数值在18%以上的樱桃风味浓厚。

  买断新品种苗木繁育权做“独家”

  今年6月,经历了4年培育,朱海洋种植的樱桃树迎来了第一年盛果期,收获樱桃2.5万斤。

  朱海洋从一个樱桃种植“小白”变成半个业内行家,得益于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樱桃与生物技术研究室的携手。

  2019年,在昌黎果树研究所举办的一场樱桃新品种品鉴会上,朱海洋第一次吃到了“玲珑脆”。

  “入口就惊艳到了。口感很甜,和小时候酸倒牙的樱桃很不一样。”朱海洋回忆,当时,高价进口车厘子风头正盛,这次品鉴会让他意识到,原来山海关也能种出好吃的甜樱桃。

  “玲珑脆”育种,是一场以年为单位的持久战——历时20年。2000年起,昌黎果树研究所樱桃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赵艳华带领团队,根据秦皇岛环境气候、土壤条件,相继培育出了“玲珑脆”“昌华紫脆”“昌华紫霞”等7个优良品种,它们普遍具有果径大、硬度大、风味好等特点。

  “玲珑脆”“昌华紫脆”等品种在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举办的全国优质樱桃评选擂台赛及各地樱桃优质果评比中,都获过大奖。

  然而,屡屡获奖的品种,推广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顺利。

  在山海关区,樱桃种植户大多一家只有几亩地,10亩以上都算“大户”,100亩以上的寥寥无几。因此,这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才能凸显效益的良种,只能默默等待,等待一个契机。

  2020年,契机来了。秦皇岛琳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向昌黎果树研究所提出,买断“玲珑脆”“昌华紫霞”“五月红”“晚蜜露”“昌华紫脆”5个樱桃品种的全国独家苗木经营繁育权。

  “当时我们和昌黎果树研究所谈出钱买断的想法时,他们很诧异。因为研究所以往的育种推广模式,大多是免费的,顶多象征性收点费用。”朱海洋说。

  之所以决定买断,朱海洋是想从品种上建立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将当地繁育的优良品种推广出去。

  赵艳华认为,对育种专家来说,比行业荣誉更重要的,是一个优良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能打出口碑,让农户受益。

  赵艳华也想借助这次商业化探索,看看“二十年磨一剑”培育出的新品种,能否经得住市场检验。

  2020年春天,赵艳华团队培育出的樱桃苗种在了朱海洋承包的土地上。从那时起,赵艳华几乎每周到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这里的樱桃树,成了朱海洋和赵艳华要一起养大的“孩子”。

  基地梯田改坡田,自由纺锤形的樱桃树形,行距4米、株距2米,可方便小型机械作业的密植宽行种植模式,以及一系列智能种植和监测设备的引入,都是在赵艳华团队的建议和指导下完成的。

  企业与研究所的双向奔赴,一晃已经4年。

  6月12日,琳海生态安民寨示范基地开展了一场“新优樱桃品种”品鉴交流会。北京、辽宁、山东、浙江、山西、河南、甘肃等全国主要樱桃产区的20多位樱桃专家被吸引前来。

  专家们现场测甜度、摸硬度、品风味,对今年结果的“玲珑脆”和“昌华紫霞”两个品种给予了充分肯定。

  “山海关上一次来这么多位重量级的樱桃专家,还是2017年的中国樱桃年会。”赵艳华说,因为近几年山海关樱桃影响力走弱,在主要樱桃产区地图、榜单上,已经逐渐看不到山海关的名字。这样的场面“久违了”。

  除了卖樱桃,朱海洋还在以另一种方式带动当地的樱桃产业崛起。他在当地建了一座150亩的樱桃育苗基地,这里的樱桃苗都带有标定唯一身份的二维码,无论日后被移栽售卖到哪里,都有着共同且唯一的家——山海关。

  让山海关樱桃“拥有名字”

  对朱海洋的采访,不断被他接到的电话打断,朱海洋连说抱歉。眼下樱桃正出货,4年的种植管理成效如何,都在这几天展现。

  在距离琳海生态安民寨示范基地不远的分拣包装仓库,一筐筐樱桃被倒到分拣台上,二十名工人正在忙碌。

  工人们要利用电子秤和测量果径的卡尺,将果径26毫米以上的樱桃,分进“J”、“JJ”至“5J”等5个不同尺寸的篮子里,裂果、小果或者通体黄色的果子都要淘汰。

  “我们当地种了这么多年樱桃,还从没见哪家这么严格分拣过樱桃。”基地出货管理负责人李峰说。分拣是为了提高身价,这些樱桃到了零售端,每斤价格能到100元—300元不等。

  一直以来,山海关樱桃是没有品牌和等级的,价格掌握在收购商手中,果农只能被动地出售,市场零售价格大多在每斤10元—15元之间。

  让山海关樱桃告别“大路货”,迎来高身价,优质独特的品种、科学的种植管理只是第一步。早在朱海洋买断5个樱桃品种全国独家苗木经营繁育权时,他就谋划着做强山海关樱桃品牌。

  今年年初,朱海洋注册了樱桃品牌“关与”,寓意“一颗与你有关的樱桃”,并巧妙将“山海关”的“关”字嵌入其中。

  有名字之后,下一步就是包装。

  朱海洋拿出专门定制的高端礼盒给记者看,礼盒的主体色调,取自樱桃本身的黄中带红晕的色彩,铝塑隔热包装,底部有隔层,可放置冰袋为樱桃保鲜。

  6月15日,朱海洋带着这款礼盒樱桃飞往深圳,去拜访几家高端果品的国内供应商。如果顺利,今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部分高端商超就能上架“关与”樱桃。

  6月14日,另一路销售小分队前往保定新发地。他们拜访了新发地的水果经销商,洽谈樱桃进北京、天津等地高端果蔬店的计划。

  除了打通线下渠道,电商也是朱海洋接下来要进军的方向。

  “这是要寄给几位头部主播的样品,一定要选最好的,放一层樱桃铺一层垫纸,包装好马上寄出去。”朱海洋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工作人员。

  今年收获的2.5万斤樱桃在半个月内采摘、分装、外运销售,对于朱海洋二十几个人的团队,是一次考验。

  “现在愁的不是卖不出去,是顾客一次订购太多,目前的分拣效率可能供不上货。”朱海洋挠挠头说。

  给朱海洋打电话的众多客户中,除了订购樱桃的,还有预订樱桃苗的,尽管他的樱桃苗是普通樱桃苗价格的1至2倍。正是听说了今年“关与”樱桃的销售价格,很多果农都想试种。

  目前,山海关当地已有200多户果农从朱海洋这里购买了“玲珑脆”“昌黎紫霞”等樱桃苗,朱海洋还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免费为果农提供种植指导。

  “如果这5个品种在山海关的种植面积能扩大到1万亩,山海关樱桃的影响力就能打出去。”朱海洋说,这也是他打造山海关樱桃品牌计划的一部分。

  采访快结束时,朱海洋说,他还有一个梦,让更多人吃上由中国育种人培育的高品质樱桃。

  那一天,也一定不会远。(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记者观察

  种出“一颗与你有关的樱桃”

  “关与”樱桃包装盒上,挂着一张小小的圆形卡片。卡片中央是一颗红樱桃,周围印着一圈红字:一颗与你有关的樱桃。这是秦皇岛琳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洋的创意。

  这句宣传语,承载着他对国产樱桃种植产业升级的梦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樱桃一直受到冷落,消费者更青睐洋气的车厘子——一种主要来自智利、澳大利亚等地,“与我们无关”的樱桃。

  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樱桃和车厘子的关系。其实,二者同属蔷薇科李属樱桃亚属植物,就像猕猴桃和奇异果,是同一种水果的两种不同叫法。

  国产樱桃的价格一直低于车厘子,根源是二者上市时间和果品质量不同。

  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国内市场供应的主要是产自南半球的车厘子,在春节档甚至能卖到每斤300元。国产樱桃成熟期集中在每年5月至6月,而在春节档期,只有零星供应。

  在质量方面,国产樱桃口味偏酸、不耐储运,产量和优果率也比车厘子低,因此很难进入高端市场。

  不过,这样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

  2024年春节档,车厘子跌下“神坛”,价格降到每斤30元—60元,国产樱桃则卖出每斤百元的高价。

  国产樱桃价格高走的背后,是全国樱桃育种专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他们在过去20年内,培育出30多个优质樱桃品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樱桃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赵艳华,就是其中一位。

  2000年,赵艳华受命带队培育甜樱桃新品种。当时研究室只有两个人,没有试验地,课题经费少,早期试验只能在卢龙县农户家的樱桃园里开展。

  从杂交授粉,到对杂交种子进行胚挽救,再到移栽田间,定植、修剪、性状调查,每一项工作赵艳华都要亲自干。

  育种在乡村,目标却瞄准国际前沿。赵艳华心中的良种要具备多熟期、大果型、耐储运、风味佳、抗逆性强,还要温室露地兼用、自花结实和丰产。为此,昌黎果树研究所引进了国内外100多个品种资源作为供选亲本。

  从40岁到60岁,赵艳华的樱桃育种工作一干就是20年。

  2021年5月22日,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举办的全国优质樱桃评选擂台赛上,昌黎果树研究所选送的自育甜樱桃新品种“昌华紫脆”,以甜度高、硬度大、风味好等超优品质荣获大赛金奖。

  有人问赵艳华:“‘昌华’是否指‘昌黎赵艳华’?”

  赵艳华说:“‘昌华’的意思是,昌黎果树研究所要把优良的国产樱桃品种推广到华夏大地。”

  如今,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玲珑脆”等5个樱桃品种在秦皇岛琳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把优良的国产樱桃品种推广到华夏大地”的梦想,由朱海洋这样的“新农人”来接棒。

  一颗与你有关的樱桃,开始走出山海关。

  文/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山海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