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宁夏篇】宁夏引黄古灌区:时光之河灌溉千年传奇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宁夏篇】宁夏引黄古灌区:时光之河灌溉千年传奇
2024年06月27日 11:05 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金文阳 祁瀛涛 蒋萍 文/图)6月27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宁夏篇”专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吴忠市青铜峡宁夏引黄古灌区,实地感受“天堑分流引作渠,一方擅利溉膏腴”的历代治水先贤和劳动人民的治水、用水、管水经验,以及“兴水利以尽地利”的聪明才智。

  青铜峡地处宁夏平原中部,黄河穿境58公里,因两岸山石颜色类似青铜而得名。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执行理事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是中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填补了宁夏世界遗产“零”的空白,向世界亮出了塞上江南的亮丽名片。

  “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青铜峡,这两段话,只有置身此处才能更有感悟。这里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闪烁着文明之光,成为自然与工程相融合的典范,古人的智慧令人赞叹……”网络达人@Realchi说。

  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四大古老的灌区之一,始建于秦汉时期,自屯垦开渠发展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引黄灌溉历史。在宁夏历代的治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用水、管水经验——汉代的“激河浚渠”,北魏的灌溉制度,西夏的卷埽技术,元代的木闸、滚水坝控水,明代的石闸布设、刻字“水则”;清代的飞马报汛、埋设准底石、闸坝砌筑、植柳固堤、“封”“表”轮灌、渠道岁修、插杠挡闸等技术及经验领先于其时代,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悠久的历史、完善的渠系、可观的效益,为这里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夏引黄灌区总灌溉面积达690万亩,灌区内干渠25条、总长2454公里,其中,历史超过100年的渠道就有14条、总长1292公里,沿黄地区集中了宁夏66%的人口、80%的城镇,创造了85%的经济总量、94%的财政收入,生产了74%的粮食,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据自治区渠首管理处大坝管理所副所长王树华介绍,除了灌溉农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之外,引黄灌溉改善了灌区水资源条件,大幅优化了生态环境,在沙漠高原之间塑造了一片广阔绿洲与和谐优美的灌区农业景观,是水利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

  黄河安澜泽两岸,走进青铜峡,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此处展现了她别样的风采。那翻滚的河水,带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向前奔腾不息。站在岸边,感受那扑面而来的水汽和不断冲刷的波涛声,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宁夏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