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聚焦防汛抗旱丨“水不退我们就不退”——来自黄山防汛救灾一线的人物剪影

聚焦防汛抗旱丨“水不退我们就不退”——来自黄山防汛救灾一线的人物剪影
2024年06月27日 19:26 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6月27日电 题:“水不退我们就不退”——来自黄山防汛救灾一线的人物剪影

    新华社记者姜刚、胡锐、傅天

    连日来,安徽省黄山市发生多次强降雨,局地降雨量超历史极值、多座水库超汛限水位、道路冲断山体塌方……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涝灾害,当地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在水库坝顶、指挥中心、清障现场,留下一个个昼夜奔忙的生动剪影。

    6月26日上午,大雨如注,打在黄山市屯溪区瑶源水库的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波纹。这个藏于深山中的水库,原本碧绿的水色,现已被夹带着泥沙的山区来水染黄。

图为雨中的瑶源水库。新华社记者白斌 摄图为雨中的瑶源水库。新华社记者白斌 摄

    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这个库容量65.5万立方米的水库,成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两名基层干部作为巡查员在此值守。屯溪区屯光镇副镇长凌林和草市社区党委副书记张金良,穿着雨衣、胶靴,正在仔细巡查水库,看水位是否过高、看坝体有无渗漏。

    “水库坝下就是325亩水田,有40余户居民,坝体安全必须守住。”凌林说,目前瑶源水库已经超过汛限水位,他们正在设法降低水位,腾出库容,缓解防汛压力。除了通过溢洪道排水,现场还有一台大排量抽水泵在隆隆运转。

    张金良的家距离瑶源水库不足5公里,但这几日,他就没在家住过。“白天晚上都可能下大雨,水库水位在涨,实在放心不下。”张金良说,作为巡查员,他们就睡在水库旁边的管理用房里,轮流值守,晚上也会打着手电筒巡查,一旦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报告、处置。

    “水不退我们就不退。”张金良坚定地说。

6月2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瑶源水库,张金良在查看机器状态。新华社记者傅天 摄6月2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瑶源水库,张金良在查看机器状态。新华社记者傅天 摄

    防汛救灾,需要每个人在具体岗位上尽职尽责,也需要高效的统筹协调。

    在黄山市徽州区应急指挥中心,徽州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方红雨正在指挥调度防汛救灾事宜。方红雨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全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坚持一线指挥调度,包保区领导坚守乡镇指导防汛救灾工作。9个工作专班全员在岗在位。除坐镇指挥部的干部外,其他党政干部均下沉一线。

    “我们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确保相关人员15分钟内到岗到位。”方红雨告诉记者,徽州区坚持每3小时短临预报预警,综合采取在线巡查、现场勘察等形式,全覆盖、动态抓好河道查险,目前总体态势平稳。

    新安江畔的屯溪老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其中不乏文物保护单位。因连日大雨,往日游客熙攘的老街有些安静,屯溪老街专职消防队的5名消防员正在巡逻。

    突然,队长程顺富接到消息:老街旁边的老虎山,几棵树木倒伏阻挡了道路。队员们一路小跑到达现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理树枝、搬运树干,道路很快被抢通。“屯溪老街是黄山的一张名片,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守护好。”程顺富说。

6月2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程顺富(前)与队友们清理路面树枝。 新华社记者傅天 摄6月2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程顺富(前)与队友们清理路面树枝。 新华社记者傅天 摄

    清理工作结束后,程顺富回到老街的应急指挥中心,盯着监控画面,老街旁新安江的水位和街道的积水情况是他关注的重点。他说:“这几天大雨不断,我们一刻也不能松劲。”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