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特色产业铺就民族团结致富路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特色产业铺就民族团结致富路
2024年06月28日 06:08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开栏的话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本报今起推出“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专栏,报道有关地区和部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色经验和亮点成就。

  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伊利智造体验中心,迎面便碰到一支戴着小红帽的研学队伍。这里是了解伊利集团乃至我国乳业发展的窗口。

  “从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到乳制品生产加工,再到包装零售、物流配送,乳业链条吸纳了各族群众就业。”伊利集团副总裁韩飞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伊利深知“团结力量大”。伊利还将不断拓展产业发展链条,加大企业创新力度和国际化水平,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农牧民”企农合作新型养殖模式。“通过新合作模式,养殖户每头育肥牛平均增收2000元左右,目前公司已带动各族群众200余人就业。”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治涛说。

  科右中旗吴巴根那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巴根那告诉记者,合作社与华阳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就近运输、屠宰,大大节省了成本。“目前合作社已吸引了当地30多户农牧民加入,农牧民的收益明显提高。”吴巴根那说。

  目前,科尔沁右翼中旗肉牛养殖户、合作社分别从2018年的1.5万户、200家增加到3万户、500家。当地各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18年的9700元提高到15503元,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在“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发源地,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在上演精彩续集。“近年来,我们结合国家在新材料方面的战略需求,加速集聚科技要素,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支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繁英说。

  “目前,市场上70%的镧铈产品、60%的镨钕产品、24%的稀土磁性材料、65%的抛光材料以及32%的储氢材料都由包钢生产。”孟繁英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加快前沿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中试及产业化步伐,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稀土新材料和应用新高地。

  包头钢铁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推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内蒙古精心打造八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要产业链,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主导产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今年,内蒙古又部署推进“六个工程”,包括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温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科技“突围”工程和自贸区创建工程,朝着“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加速迈进。 (经济日报记者 陈 郁 余 健 覃皓珺 曾诗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