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云视角】再当一回“赶潮人”

【云视角】再当一回“赶潮人”
2024年06月28日 10:55 云南网

  下午5点,付义芬准时从服装车间下班,骑着电动车5分钟都不到就来到了车间旁边的学校接儿子回家。

  这份安稳和幸福,是10多年前的付义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2008年,儿子仅4个月大的时候,迫于生计的付义芬和丈夫外出到江苏打工,去过电子厂、纺织厂、服装厂、塑料厂……这一缺席,就是10年,仅有过年的半个月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

  “刚开始每次过年回家,儿子都不认识我,只是远远地偷偷看我们,很难过。”忆起过往,付义芬无奈又心酸,但是好在现在的每一天她可以陪在儿子身边,看他一天天长大,弥补曾经缺失的那些点滴。

  让付义芬圆梦的,正是镇雄县瞄准像付义芬一样在外务工的9.8万纺织服装产业工人,打造了呢噜坪易迁后扶纺织服装产业园。“终于能在家门口上班了,再也不用在外打工‘流浪’,老人小孩每天都能照顾到,真的感觉很幸福。”已经在园区纺织车间上班3年的付义芬不禁感慨道,老人和小孩也不再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了。

  走进入驻在呢噜坪易迁后扶纺织服装产业园的云南艺心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智能吊挂生产线快速抓取袖口、衣领、前襟等一件件组成服装的“零部件”,精准送到各岗位工人面前,在她们飞针走线中一件件防晒衣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3月,胡勋创办的云南艺心服饰有限公司首批入驻园区,“在外飘荡20多年,除了想带着乡亲们一起返乡外,更重要的是家乡的发展给我带来了希望和温暖。”和当初出去打工不一样,此时再看镇雄,胡勋的观感早已大不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的越来越便捷等都是他把企业搬回家乡的动力,也更坚定了在镇雄发展的信心。

  从“孔雀东南飞”到“筑巢引凤来”,曾经到沿海的镇雄“赶潮人”如今又率先掀起“凤鸣还巢”的“返乡潮”。

  为了引回“凤”,镇雄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依托20万在外务工的纺织、五金行业人力资源这一大优势,打造了“1+3+N”返乡创业就业平台等多个“巢”,吸引百鸟归林。“通过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返乡创业就业示范街区等,进一步吸引了更多返乡创业就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云南省镇雄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邹兴玉说,企业返乡了、外出务工者也回家了,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

  家乡筑暖巢,以待鸿雁归。而今,又一波“潮”起,回乡创业就业浪潮让镇雄县回引了4.36万人,“劳务经济”正向“归雁经济”逐步转变,更多归雁准备启程,奔向魂牵梦绕的故乡。

  “回家了好、回家了好啊……”随着归期将近,邓声帅的母亲在家倒数着儿子回家的日子。

返乡就业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