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产业兴农看大理 | 水果之乡宾川:实现水果人均1亩、产值人均2.5个“W”

产业兴农看大理 | 水果之乡宾川:实现水果人均1亩、产值人均2.5个“W”
2024年06月28日 14:32 新浪新闻

  

  走进宾杰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冷链物流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商人们,正抓紧时间对刚刚采摘的葡萄分拣、包装,急速发往全国各地。而在另一边的村花科技公司的分拣场地,主播们也在加班加点地在线上销售,场外收水果的车辆络绎不绝,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以上的场景,在宾川县各个大小不一的基地中、冷库里比比皆是漫步于大街小巷,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的除了浓浓的果香,还有着人们享受丰收的欢愉。

  宾川县是我省著名的水果之乡。近年来,该县坚定“世界一流水果之乡”的目标,走出了一条“果业旺、就业稳、民增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连续三年入列全省20个“一县一业”(水果产业)示范县之一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50.22亿元,位列全州第一位,全省第四位,经济社会发展结出了“人均1亩水果、人均水果产值2.5万元”的累累硕果。

  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县以葡萄、柑桔为主的特色优质水果总面积达37.06万亩、总产量91万吨、产值86亿元。其中:葡萄18.22万亩,总产量44万吨,产值47亿元,是全国县级最大的早熟优质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柑桔11.92万亩,总产量30万吨,产值20亿元,是全国晚熟柑桔特色优势区;水果产业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1.64:1。建成了万亩柑桔示范园、千亩葡萄科技示范园等11个“绿色食品牌”产业示范基地。

  水果产业及精深加工的壮大,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发展,成为宾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特色、支柱产业。郑杰是宾杰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也是该县水果产业发展壮大后的受益者之一。2021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回到宾川,从一名产业工人快速成长为了公司经理,迎来了职业发展的春天。他介绍,该县以龙头带动作示范,实现利益联结“双带动”。以他就职的公司为例,2007年成立的全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吸纳县内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600户,每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去年被认定为“宾川县就业帮扶车间”。

  而另一位叫陈道明的受益者于2017年1月返乡选择农村电商创业,成立了大理挑剔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宾川县的农特产品,同时看到很多本土企业和个人都想加入电商行业却又不懂技术,他们夫妻二人就结合自身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经验,开发农村电商实用技术培训课程,并于2018年1月起,开始组织本县的农村电商技能培训,为电商创业青年提供帮助。在此过程中他们又挖掘了一批优秀人才通过培养,组建了宾川农村电商讲师团。通过一年的努力,他们的培训课程得到了广大学员和政府部门的认可,培训也走出了宾川覆盖了整个大理州,培训学员涵盖了全州12个县市,培训超3000人次,有效带动了青年创业就业,也促进了家乡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

  水果产业的壮大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发展,也成为了该县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循环。目前,该县已建成分级打蜡生产线46条,冷库1300座,库容量达67万立方米;泡塑、塑料筐加工企业32家,生产线1134条,年生产能力5000余万只,为宾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强大推力。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该县共有水果相关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314个,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个、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3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个,有效带动全县7万多户农户通过发展水果产业增收致富全年用工量达1406万人次,形成了水果产业带动农民促增收稳就业的良好局面。

  云新闻记者:马喆 李丽 段苏航

  视频:王夏磊

  责编:张耀龙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