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理响中国 | 社科青年开讲啦】普惠金融:要“锦上添花” 更要“雪中送炭”

【理响中国 | 社科青年开讲啦】普惠金融:要“锦上添花” 更要“雪中送炭”
2024年06月28日 15:59 中国社会科学网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发展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普惠金融的核心是让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务。农村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意思是说:在计算农村家庭资产时,“带毛的牲畜”一般不计算在内,不能在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但在农村家庭,“带毛的资产”又是主要的资产,不能计算在内的话,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户的资金需求问题。

  我在陕西杨凌调研时发现,针对这个困境,当地农商行探索创新出了一种新的抵押贷款产品,叫做农业生物资产动态估值浮动抵押贷款。

  什么是浮动抵押贷款?又如何做到农业生物资产动态估值?……

  养殖大户养殖的种公猪和能繁母猪,这些存续周期比较长、价值相对比较稳定的生物资产,银行把这些生物资产发展为标准抵押物;然后,利用耳标、芯片、电子围栏和GPS定位追踪系统等科技工具,对它们进行智能监控、管理和风险评估。这样,“带毛”的活体牲畜就变成了金融“活水”。解决了养殖大户资金需求全周期的问题,让“生猪”变成了“金猪”。

  这就是普惠金融体制机制的创新。它是一种更高效的生产力,是基于传统生产要素升级和跃迁而产生的新质生产力。

  新型技术的兴起也为普惠金融注入了全新的动能。一直以来,难以给农户进行“精准画像”,是农村金融领域中最大的难点和痛点。“大山雀”,网商银行首创卫星遥感信贷技术,成为了农村金融贷款难的一个金钥匙。

  卫星看一看,农户能贷款?毋庸置疑,这不是科幻场景,2022年,我们团队在浙江调研时发现,网商银行利用“大山雀”技术来识别农户的主粮作物和经济作物,解决了种植户贷款难的问题。

  不少农户通过这一“硬核技术”拿到了信贷资金,解决了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的难题。

  这是传统普惠金融和现代技术的结合,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另外一种创新,它也能够带动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在实践探索中,普惠金融新质生产力已逐渐形成,并且展示出强劲的推动力和支撑力。但这并不仅限于此。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对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普惠金融同样也增添了许多亮色。这些都是持续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之源、自信之基。

  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普惠金融就能赋能新质生产力更好更快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质生产力“更有底气”,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的现实”。

  策划:袁华杰 许明

  统筹:王村村 何迪雅 冯秋颖 何澍之

  本期嘉宾:张珩

  执行策划:常畅 魏旖增

  制片人:陈宣宇

  编导:魏旖增

  拍摄:卢智宇 张哲 孟繁杰 高昂(实习)

  后期:杨以宁

  编校:王村村 常畅 禹瑞丽

  片头片尾:张萌

  指导单位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

  支持单位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特别鸣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审核:李建军

  编辑:何迪雅

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