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在千年大运河里触摸文明,厚植自信

在千年大运河里触摸文明,厚植自信
2024年06月28日 13:54 中国青年网

  “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杨柳桥头依古塔,千村万落耕织忙……”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围绕“通江达海”“工开万物”“水润华章”“护我安澜”等主题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活动采访团将走访江苏扬州、淮安、宿迁、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城市,在沿着大运河寻脉古今的过程中,更好地讲好运河故事,赓续大运河文脉,传承大运河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大运河,这个古老而力量十足的名字跨越古今,是宝贵文化遗产。沿着这条河流,追寻过往时光,打捞尘封的历史,是赓续千年文脉,也是从观察历史到感受历史,从接触历史到深入历史,继而厚植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我们现在看大运河,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遗迹,正焕发出时代新风貌。从宿迁承载着运河粮运保障与仓储重任的老粮库,到焕发新生的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的“汴河剖面”墙,到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含嘉仓;从扬州盐商聚族而居的个园、汪鲁门宅、盐宗庙,到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段、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跨时空邂逅当下的每一处遗址、每一座雕塑、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运载千秋”的风云变幻和新生。那些躺在博物馆里的老物件,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曾深度参与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构建,虽然没有生命,却映照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生命轨迹。

  大运河的价值,不单单是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更在于通过它同时具有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的特征,我们可以生动诠释和有力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不管是地理意义上的联通南北,还是精神层面的贯穿古今,都必须“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

  千载悠悠,当年帆樯林立、舟楫如梭的繁华盛景,被另一番文化景象所取代。但大运河沿岸的许多河道、船闸、会馆商铺、古街古寺等不可移动的实物遗产,以及许多具有大运河特色的饮食、戏曲、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技术和新表达,依旧滋养着民众的精神文化,释放出无限魅力。正如作家徐则臣在《北上》中所说的,“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们的先祖,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

  有人统计过,大运河流域居住着中国近八分之一的人口。人与河就这样交织融合,居民们被运河滋养,而运河也应人和繁华。曾经浪桨风帆、千艘万舻,如今依旧航船辐辏、工商并茂,而且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更加物阜民丰便捷,成为集水利、航运、生态、文旅一体的多功能载体。

  水脉连着文脉。在成功申遗十周年之际,集中展示我们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既彰显我们在现代文明建设上的积极探索和成效,也打出了一张我们赓续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文化文明,是在继承中发展,也是在发展中继承。对于各类遗址遗迹、文物旧物的创新发展,需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泥古的文化自觉。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会有生命力,才能“活”在现代人的心里。而大运河也只有在被更多人了解、熟知中,才能以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穿越千年,继续影响着现代人南来北往的生活。它见证了过去的繁荣富足、战火硝烟,也更看到了当下的富足与安宁。不管时间如何流淌,它作为一条不断新生、真正具有生命历程的运河,会有更加可期的未来,就像怀揣希望,热忱生活的国人一样,走过绿杨城郭,古巷清曲,也走过四时变幻,幸福安康。(陆玄同)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