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家书里的中国丨8万封民间家书的抢救和守护者

家书里的中国丨8万封民间家书的抢救和守护者
2024年06月28日 12:21 海报新闻

  

  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一封封家书铺陈开来。参观者们穿越光阴,见字如面,仿佛触摸历史。

  从2005年到2024年,从0到8万封,20年间,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秘书长张丁痴迷于民间家书的抢救工作,如同大海捞针,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家书一封一封收集起来,精心保存,并力图讲述每一封信背后的岁月故事与时代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

  美国人可以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2004年底,在央视工作的张丁在上班路上听到了一条广播:美国一位历史学者发起了抢救美军家书的遗产工程,三年中征集到了大约50000封军人家书,并精选出200封,编写成书。此书出版后,数月蝉联纽约畅销书榜首。

  这深深触动了张丁,他开始反思,每一封民间家书都有独一无二的历史记忆,美国人可以搜集出书,并且非常受欢迎,中国民间的家书肯定数量更大、内容更丰富,我们也能搜集中国人的家书,能做得更好。

  “我们经历了日常交流离不开信的时代,也经历了几乎一夜之间大家都不再写信的转变。之前留下来的那些家书,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是任其随意损毁、自生自灭,还是收集保护起来呢?我想,既然美国人都在征集家书,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做一做这件事儿?”张丁说道。

  在张丁看来,征集和保护民间家书是时代赋予的任务,“我们这代人,必须扛起这个责任。”

  经过调查和论证,在张丁的脑海中,关于征集民间家书的设想从无到有,逐渐丰满起来。从征集一批家书,到办一个展览,出一本书,再到建立一个博物馆……这些承载着记忆和历史的家书,张丁要好好规划它们的征集、保管和利用。

  “一场撼动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

  时间拉回到19年前,经过悉心筹备,“一场撼动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正式拉开帷幕。

  2005年4月1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的支持下,张丁和几位好友发起了面向海内外征集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费孝通、季羡林等46位国学大师、文化名人共同签名了《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

  项目启动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征集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捐赠者络绎不绝。

  “有从北京、甚至外地专程送过来的,也有通过挂号信、特快专递等形式邮寄来的;有名人的家书,也有普通百姓的家书;有的捐赠者只有一两封,有的捐赠者一下子拿过来几百封、甚至上千封家书。”张丁回忆,当时有媒体报道中称之为“一场撼动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他觉得很贴切,一直牢牢记着。

  从千家万户中挖掘征集到的每一封家书,张丁都如获珍宝。征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张丁带着助手张颖杰,俩人一头扎进了“家书的海洋”。他们首先要对征集到的家书进行登记、清点、保管,再逐一阅读、研究,发现价值,有时候需要采访当事人,挖掘背后的故事。与此同时,还得兼顾家书的拍照、扫描等电子化工作,为后续展览、宣传等工作做准备。

  那一次征集到的家书,不管是数量还是价值,都远远超过了张丁的预期。封封家书,字字是金。

  “我们面对的不只是成千上万封信,而是数千个家庭。通过采访、沟通,我们看到了这些家书蕴含的最真实的历史和情感。这些普通人在人世间留下的痕迹,同样值得挖掘。因为他们也是重大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历史中可能没有他们的身影,但是家书记住了。”张丁说。

  犹豫再三,他决定辞去央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书的征集抢救中去。也许他的心里早已有了答案,抢救家书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需要用一生去完成的事业。

  首家家书博物馆成立,8万封信弥补民间家书空白

  随着时间的推移,征集民间家书的热度逐渐降温,来信和捐赠进入平缓期,张丁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研究这些宝贵的民间家书。那段日子,张丁根据征集的家书主编了《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等著作,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然而,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张丁面前。项目启动时的经费所剩无几,家书征集活动还在继续,别说活动推广,就连日常办公需要的房租、电话费、邮寄费、电费等开支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下,两间办公室减到一间,两部热线电话减到一部。最艰难的时候,张丁向亲朋好友借了5万元维持项目运转。

  “也想过放弃,但是不忍心。”张丁说。

  在张丁看来,抢救家书最大的意义在于把分散在老百姓家里的家书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化、专业化的保管。一方面,这可以使家书得到更科学、更长时间的保存;另一方面,能将家书中蕴含的历史价值、伦理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广而告之,成为公众文化宝藏,影响更多的人,让人们深切体会到,每一个普通人都是这个国家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

  无论多么困难,这个只有两个人的“征集团队”始终没有停止工作。期间,张丁还主编出版了《抗战家书》《任鸿隽陈衡哲家书》两部著作。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接收张丁团队和他征集到的家书,在学校博物馆设置专门的家书展厅。有了固定的征集和展览场所,家书展览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民间家书,关注到征集和抢救工作。

  为了突出特色和影响力,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批准成立家书博物馆,并在北京市文物局备案。这也是我国首家家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一角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共收藏家书8万余封,开办了常设展览“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展品从明末清初至21世纪,主要是晚清民国以来普通人的家书,包括红色家书、抗战家书、廉政家书、军旅家书、知青家书、两岸家书、海外家书、抗疫家书等。

  家书博物馆收藏的这8万封家书,弥补了我国民间家书集中保存收藏的空白。在此之前,收藏界的关注点多为名人家书,从未如此深度、大规模地关注和保护普通百姓的家书。在张丁等人的推动下,这些饱含历史和情感的民间家书被提升到国家文化遗产的高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抢救家书,就是与时间赛跑

  举办临时展、接待参观、家书整理、研究宣传、编书……现在,张丁的工作非常繁忙。20年如一日,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这些家书上。

  “很累,常常面临资金和人员的困境,但是家书的力量始终支撑着我们坚持下去。家书中蕴含的真善美,包括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人性中的真诚美好、血浓于水的亲情等等,都在滋养、激励、熏陶着我们,时时给我们力量。”张丁说。

  抢救家书有多么紧迫?张丁说,几乎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几乎每天都有家书被损毁,我们谈话间,可能就有家书被送往废品收购站,家书消灭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民间家书的保存者很多已进入晚年,承载着他们一生经历和记忆的家书急需得到很好的处理。我们要加快家书抢救的速度,争取做更好的展览展示,同时加快家书的数字化进程。家书抢救时不我待,任重道远。”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着山东人许达和父母、家人的两千余封通信。

  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山东省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等共同发起的“家书里的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百万网友家书征集活动启动在即,对此,张丁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们家书博物馆目前征集到的山东家书,数量很多,特色鲜明。”他说,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璀璨的革命历史,内容丰富、数量巨大的红色家书是一大特色。同时,还有一大批信件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谈到未来,张丁表示,一方面要加快家书的抢救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讲述家书故事,让家书文化走进社会,让更多人享受到家书文化的滋养,从而承担起传承家书文化的重任。

  责编:巩小龙

家书抵万金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