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徽喜鹊漫评:怎样“焕发新生”?深掘大运河时代价值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徽喜鹊漫评:怎样“焕发新生”?深掘大运河时代价值
2024年06月30日 12:33 中安在线

  编者按: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沿着大运河看安徽,这条来自老祖宗的历史之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潺潺流淌,连缀起了安徽的“前世今生”。透过一条河,读懂何以中国,回答何以运河?安徽的这一程,尤其厚重。深读运河,“文脉”不绝;触摸运河,创新不断;欣赏运河,绿意盎然……最是“文”“新”“绿”这三个字,激起大运河安徽段的悠悠古韵、朵朵浪花。

  人们因河而居,城市因水而兴,行商坐贾在水边诞生……大运河带来了安徽历史的繁华,造就了沿线城镇桥上人流如织、商贾云集,桥下舳舻相继,桨声灯影的盛景。

  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叩开历史之门向深处望,大运河安徽段的运河码头,曾是货物集散的中心,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繁华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至今,跨越千年时空,运河繁荣与兴盛的历史回声仍激荡不息。

  因此,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航道,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南北、贯穿古今的经济命脉。我们由衷感叹:安徽历史的繁荣兴盛,怎能少了这条老祖宗造就的人工河?

  大运河,一条有历史生命的河,它的经济价值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变得更加弥足珍贵,成为经济要素中的独特一部分。

  而对文旅产业的赋能,则成为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闪光点。随着古运河的复原、运河博物馆的建设,江淮文旅IP多了一层“流量竞争力”。

  走进宿州运河文化公园,历史与现实碰撞,游客络绎不绝;在泗县的运河古镇,古色古香的建筑、运河游船的荡漾,源源不断壮大着旅游业这一“幸福产业”;大运河安徽段生态旅游带的打造,将自然风光与运河文化“皖美”结合,串起沿途城市,把城市记忆纳入历史长河之中,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文化旅游业的繁荣注入了新活力……一步一景、一眼千年,大运河倒映出180公里的“皖美风景”,皆是经济“潜力值”。

  古为今用,造福于民,大运河依旧是业界关注的重点。6月22日上午,庆祝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安徽省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安徽大运河文化十三讲》编撰研讨会举行,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安徽大运河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深入研讨,足见千年河流释放的时代价值。

  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从文化“活起来”到旅游“火起来”,大运河流向未来,昔日黄金水道今日生生不息,不断释放新的价值与活力,为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着来自历史的内动力。

  一泓水脉,满含活力。旅游资源经济价值、水资源经济价值和区域发展经济价值,皆是这条历史河流带给江淮的优势资源。

  安徽是农业大省。每一寸土地上的“丰”景之美,都是构成“皖粮”丰收的重要组成。安徽宿州,新汴河河畔,清澈的河水从新修建的闸口涌出,被四通八达的沟渠引入农田,滋养农业发展。潺潺水脉“润”田垄,如今大运河的一些段落,依然为周边地区提供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灌溉条件。

  因河而兴,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这是大运河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和价值所在。今天的安徽,尽管有“双通道达海、双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的水运发展格局,但昔日的大运河繁盛景象从未落幕,深蕴其中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民生价值不可低估。

  由旅到农,再到科技创新……运河沿线,皖美创新、古今交融,经济之脉不断壮大。而今,随着皖北全面振兴战略加速推进,宿州和淮北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

  “汴水之畔”超算中心,一台台超算设备高速运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里,陶铝新材料为城市新发展“塑形”……古老运河,今朝新生,做好运河经济大文章,安徽一直在求索。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