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东湖评论:大江奔涌,传承发展长江文化正当时

【地评线】东湖评论:大江奔涌,传承发展长江文化正当时
2024年07月13日 10:19 荆楚网

  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长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还是“美丽的水中之洲”的浙江余杭良渚,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无论是“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三苏祠,还是“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黄鹤楼,无处不在昭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翻开课本,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璀璨夺目;行走长江,制茶、酿酒、刺绣、制瓷等传统工艺故老相传……这些读不尽的雄文翰墨、诗词歌赋,数不清的文化经典、文化遗存,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提供了生动注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叮嘱“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长江沿线各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谋良策、出实招,取得了长足进展。努力打造一批“国家展厅”“长江客厅”,湖北推动“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建设长江博物馆”已然成势;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景德镇再现“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的历史盛况;苏州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赋能经济、经济“活化”文化,文化经济“双面绣”,见证了人文经济学的实践伟力……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弦歌浩荡。和着长江经济带开发开发的激越音符,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迈出铿锵步伐。

  守护好利用好长江历史文化遗产。长江浩浩荡荡6300余公里,形成了羌藏、滇黔、巴蜀、荆楚、湖湘、赣皖、吴越等各具特色又交融互促的区域文化,在沿线省市留下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2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2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52项、世界遗产20多项。长江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从派出多支考古调查队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到增加人力财力整理和修复古籍等文物,从向公众免费开放考古博物馆,到举办各类生动趣味的文物展、文化展……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长江沿线各省区市因地制宜,生动作答“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这一时代课题,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文化力量。

  持续讲好长江文化故事。多年前,一首《长江之歌》,唱出了多少国人对长江母亲河无限依恋,今天,落实好《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正当其时。要做好阐释利用工作,创新宣传推广,持续开展好“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等活动,引领大众触摸长江文脉,让古老的长江文化展现“年轻态”和“国际化”。要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以一个个地标、一段段故事、一句句诗词、一幅幅画卷等揭示水脉背后的文明密码,让老百姓感受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使长江文化资源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让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发展好长江文化,不断赋能文化繁荣新力量、厚植经济发展新优势,丰富百姓生活新图景,在中国式现代化壮阔征程上勇毅前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敬秋(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习近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