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外眼看三中全会| 外媒:三中全会意义重大 新质生产力或成关键词

外眼看三中全会| 外媒:三中全会意义重大 新质生产力或成关键词
2024年07月15日 08:06 中国网

  编者按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即将拉开帷幕。这次全会不仅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绘制新蓝图,也将为在华发展的外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强劲信心。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等多个核心议题,释放出积极信号,让国际舆论与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稳定性和增长潜力充满期待。

  中国网7月15日讯(记者李智)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近期以来,国际舆论围绕“中共三中全会”主题发布多篇观察,予以广泛报道。

  三中全会具有特殊意义

  英国广播公司(BBC)刊文称,三中全会在中共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此后历届三中全会大多是聚焦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的次年,松下电器、可口可乐、IBM等外资企业进驻中国。自此之后,每五年一次的三中全会大部分都承载着制订出台重大经济改革政策的预期与职责,同时也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当代中国成为主旋律。

  今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此举被认为有利于稳定外资对中国的预期。参与会见的包括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等。

  文章称,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主席提到了“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这让外界对二十届三中全会更为瞩目。

  中国是最有活力的经济体

  BBC指出,目前,不少外资企业家都乐于到中国访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的首位华裔主任、香港大学建立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国际问题专家李成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当于G7的总和。如果放在全球的角度来说,即便中国经济放缓,还是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

  “我们看到全球很多地区问题不断,比如中东(巴以问题)、欧洲(乌克兰危机)、北美(美国大选),‘全球南方’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这种状况下,不会想看到中国这个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也出问题。”李成认为,对于外资而言,体量巨大、增长可观的中国,依然是全球化版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当前,中国仍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中美贸易摩擦叠加美国大选在即,科技封堵、台海问题等议题不断,这也使得全球聚焦此次三中全会能否为应对上述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向BBC表示,三中全会的召开正值关键时刻,包括政府、国企等公共部门的政策行动将有助于稳定增长,但仍然存在一些经济问题,并且全球范围内也有保护主义情绪高涨等挑战,因此明确而有力地传达支持性政策方向有助于帮助全球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复苏之路。

  新质生产力或是核心议题

  本次三中全会可能提出什么核心议题?文章称,受访学者提及最多的词是“新质生产力”。

  “由‘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愿景必将占据重要位置。”位于欧洲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分析师亚历山大·戴维(Alexander Davey)表示,这也与1978年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呼应,当时提出了“解放生产力”,来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分析认为,中国将加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有助于中国巩固供应链,抵御外部冲击,并减轻西方收紧出口管制的影响。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应该是,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纳入考量后,进一步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改革。

  此外,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也需要关键性的经济结构转型。戴维分析,中国经济正处于向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他分析,此次三中全会的意义在于是否发出了继续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的信号。

  当前中美关系较为紧张,中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时常面临新的制约。宋林认为,“在我看来,将中国的发展视为与美国的竞争并不正确。”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和经济转型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虽然可能会有一些摩擦,但两国仍有合作的空间。中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必须看到支持提升附加值、推动突破性创新、释放消费潜力的政策,这些将是未来5至10年的重要方向。

  编审:王月博 蔡晓娟

  【责任编辑:刘峻凌】

外媒中国经济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