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化薪火传 非遗耀香江——香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见闻

文化薪火传 非遗耀香江——香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见闻
2024年07月23日 02:50 光明网-《光明日报》

  【大湾观察】

  文化薪火传 非遗耀香江

  ——香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龚 亮

  在繁华的香港街头,装潢古朴、草药飘香的凉茶铺如同一道风景线,为这座城市增添着烟火气和文化味儿。

  香港中环街市附近,一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凉茶铺内,八仙桌、大银壶、小铁秤、樟木百子柜等陈设仍保留着历史的痕迹。门口排队购买凉茶、龟苓膏的市民络绎不绝。更令人惊奇的是,店铺内竟有老中医坐诊,可为顾客把脉开方,店里还提供中药代煎服务。

  “炎炎夏日,来一杯凉茶,不仅可以消暑,也可以让心‘静一静’。”香港市民李女士说,凉茶技艺在香港传承已逾百年,喝凉茶已经成为香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凉茶的制作工艺和饮用习惯深深植根于中医药文化之中。2006年,凉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年,凉茶也成为首批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之一。

  粤剧、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大澳端午龙舟游涌、中秋节(大坑舞火龙)……从表演艺术、手工技艺到生活民俗、民间节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保护和传承也越来越受到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些文化瑰宝历久弥新,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香港持续绽放异彩。

  客家舞貔貅第六代传承人钟浩声(右)在向观众讲解香港舞貔貅的传承脉络。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摄/光明图片客家舞貔貅第六代传承人钟浩声(右)在向观众讲解香港舞貔貅的传承脉络。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摄/光明图片

  制定名录,打造香港非遗“大本营”

  靠近香港地铁荃湾站,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下,有一片保存完整、被称为“三栋屋”的古民宅。作为香港极具历史和文物价值的客家围村,三栋屋于1981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1987年被修葺为博物馆后正式对外开放。因香港非遗多与客家文化有关,2016年,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落户三栋屋博物馆,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广活动,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

  走进三栋屋,只见建筑布局如棋盘,中轴线上设有前厅、中厅和祠堂,中间有四间独立房舍,并由左右两旁的横屋和后方的排屋围拢而成。三栋屋博物馆占地约2000平方米,虽然面积不大,但展品相当丰富。

  记者到访时,这里正进行着名为“循声觅道——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两旁的八间横屋内,展出了13个精心挑选的香港非遗项目,且被巧妙地分为“日常”和“非常”两个展区。

  “非遗源于生活,不少非遗项目来自生活里熟悉的一事一物,涉及我们衣食住行各个范畴。而不少非遗项目呈现于专属的时节和场合,当中涉及丰富的礼俗、仪式、表演和技艺等。”工作人员介绍,“日常”展区展示的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非常”展区则展示在特定时节或场合举办的活动及其相关的表演和技艺。

  点心制作技艺及蒸笼制作技艺、雨伞制作技艺、传统历法、麻雀牌制作技艺……“日常”展区中这些蕴藏在日常生活及用品当中的非遗项目,让人不禁联想到在茶楼品味一笼一笼精美点心、下雨天撑着伞不疾不徐走在街头、翻开日历查看每日宜忌等场景,俨然一幅生活中的非遗景象。

  在三栋屋后方的一间排屋内,专门呈现了香港节庆与民间工艺。这里的特别之处在于将非遗项目以四类声音串联起来,包括“嗓”“器”“躯”及“景”,分别指喉咙发声、工具在制作过程所产生的碰撞声、身体动作发出的声响,以及在不同庆典场合所听到的喧闹声。

  在参观天后木雕神像制作技艺时,参观者能清晰地听到环绕在耳畔的清脆嘹亮的器具声音和叮当作响的雕琢之音,前人作业的场景立刻在脑海中浮现。

  “香港从2009年开始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时三年多,共整理出48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总监何惠仪介绍,三栋屋博物馆堪称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本营”。此次展览邀请了30余位非遗传承人或团体参与制作,同时加入艺术和多媒体元素,让观众更真切深入地认识香港非遗的内涵和魅力。

  市民在香港街头的凉茶铺买凉茶。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摄/光明图片市民在香港街头的凉茶铺买凉茶。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摄/光明图片

  融入生活,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6月14日晚,新编粤剧《大鼻子情圣》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这是粤剧名伶罗家英酝酿十年的跨界力作,以同名法国经典舞台剧为蓝本重新编成粤剧。舞台上,粤剧的表演技艺、艺术神韵与西方戏剧的剧情铺排、音乐元素完美融合,真挚动人的表演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不少观众感动于大鼻子情圣朱不凡的深情,动情落泪。

  只有真正走进人们生活,非遗才能走得更远。“如今的香港,在各个剧院,大大小小的剧团几乎每天都有粤剧演出。”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叶德平说,早在2009年,粤港澳三地共同申报的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成为香港首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育和推广粤剧文化,香港从官方到民间都付出了不懈努力。

  香港文化博物馆设有常设展览厅“粤剧文物馆”,徜徉其中,仿佛置身粤剧的世界。参观者可以看到昔日名伶用过的表演用品、精致的服饰和道具、竹制戏棚模型,馆内多媒体影音展示更是让人身临其境般体验粤剧的精妙。

  为进一步推动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香港特区政府还参与举办了一系列公众教育及推广活动。比如“发现非遗”系列活动,通过讲座、导赏、工作坊等活动向市民推广非遗;“师傅到”系列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示范,与观众互动对谈;“妙想非遗”活动,让大专及高中生参与构思和筹划非遗传承和推广项目,为推广非遗注入具有创意的新颖元素。

  何惠仪告诉记者,2018年底,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亿港元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让社区团体和个人申请,参与保护非遗的工作。这个计划让不少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得以延续,也带动了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研究、推广和传承非遗,香港非遗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香港西九文化区鸟瞰维多利亚港。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摄/光明图片在香港西九文化区鸟瞰维多利亚港。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摄/光明图片

  与时俱进,与当代生产生活实践相适应

  俯视、探头、双飞腿、八字花……客家舞貔貅第六代传承人钟浩声双手顶着貔貅头,其徒弟身披貔貅彩衣,两人一前一后,时而俯冲、时而跳跃、时而飞腿,向前来参观的观众展示着舞貔貅的情节动作。

  钟浩声的儿子钟焯岚是客家舞貔貅第七代传承人。“刚开始我并不愿意学,觉得是‘老古董’,因为爸爸是传承人,我不得已才学的。”钟焯岚坦言,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才慢慢喜欢上了舞貔貅,并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创新表演形式,给予貔貅更多“潮”的元素。“刚刚我爸爸舞的粉色貔貅,就是我创意设计的。”钟焯岚自豪地告诉记者。

  让非遗绽放时代芳华,需要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与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相适应。

  在香港PMQ元创方的一家长衫体验店,记者看到不少既保留传统设计又加入时尚花纹和图案的新潮长衫,很符合现代人的品位。“现在有很多年轻的服装设计师参与设计长衫,怀旧与创意融合,令传统的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重新焕发活力。”身着一袭长衫的年轻店员说。

  数字技术为非遗的保存保护、传播传承“添翼”,让非遗更好适应现代生产生活。为保护传承盂兰胜会这一国家和香港的重要非遗项目,2022年,香港树仁大学利用元宇宙技术设立了虚拟博物馆,以8K超高清技术360度全景展示盂兰胜会场景。参观者可通过计算机或虚拟现实头盔欣赏虚拟潮剧表演和手工艺展示,沉浸式体验盂兰胜会的火热场面。

  文化薪火相传,非遗闪耀香江。如今,香港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开启新航程,这些文化遗产在推陈出新中赓续发展,愈加熠熠生辉,向世界诉说着属于这座城市的珍贵记忆,也联结着一脉相承的民族情感。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3日 12版)

  [ 责编:邱晓琴 ]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