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人民论坛网评 | 改革“大事业”离不开民生“小切口”

人民论坛网评 | 改革“大事业”离不开民生“小切口”
2024年07月23日 11:36 人民论坛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由此联想到一则新闻:2023年底,福建泉州启动中小学校教室课桌椅配置改善工作,指导学校配置可升降式课桌椅,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提供可折叠式午休桌椅,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友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

  小小课桌椅、学生实习实践,看似是小事,却连接着孩子梦想,依托着家长期盼,承载着社会未来,小事背后全是关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近年来,类似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事情还有不少,这些“看似小事”的背后,映射着当代中国改革的底色和方向,成为解锁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情怀的幸福密码。特别是当前,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既要重视深层次体制机制,推动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也要顺应民之所盼,实施一批事关群众民生福祉的小切口改革。如何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更好地结合起来,考验的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效能,需要在行动中落实,靠实效来检验。

  改革这盘大棋局,落子无不关系民生福祉。事实上,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才是改革,相较于宏观政策改革,老百姓对改革成果感受最直接的还是身边的变化。新时代以来,诸如“家门口有了普惠托育点”“社区养老服务越来越丰富”“老旧小区改造后,环境、设施、服务都更好了”等等,很多“小事”发生的大变化,见证了改革的行稳致远。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在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指出,要扎实推动人民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改革。一句“可感可及”形象地道出了改革的落点所在:看老百姓通过改革发展到底得到了多少便利,获得了多大的实惠。民生从来不是抽象概念,就交通出行来说,安全、畅通、便捷是大目标,但落到百姓生活中,就是信号灯、下水道、斑马线等小细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项往往藏着群众的所思所盼,只有一件一件办好办实,让改革红利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才能真正以改革照见民生之大。

  群众利益无小事,道理浅显易懂,但难在知行合一。解决群众身边的痛点堵点,能不能开准“药方”非常关键。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民生改革项目,之所以在政策预期值与群众感知度上存在一定的“温差”,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部门没有精准聚焦群众的有效需求。心中有群众,眼中有问题,脑子里才有办法。从群众的感受和需求出发,才能及时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观察各地的民生改革探索和实践,有的地方开展“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体系;有的地方规定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实事项目,提升了患者看病就医体验……这些改革服务举措精准缓解了群众的痛点,是着力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例证,值得借鉴。

  无论百姓的“所呼”还是改革的“所应”,只有“见底”才会见效,群众也会从一件件具体而实在的事情中来观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改革成效。目标在前,使命催征,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小事更是一面镜子,于细微处照出抓落实的责任担当。不仅要注重大战略,也要关注小细节,像抓发展“大事”一样抓民生“小事”,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地推进,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让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说到底,桩桩件件、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改革事项都离不开一个出发点: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也是新征程改革再出发的原动力。(作者:杨文杰)

中共中央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