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4年度16市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公布

2024年度16市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公布
2024年07月23日 06:59 大众网-大众日报

  

  play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人才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强化“书记选题、领衔攻坚”机制,近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市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部署,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确定了2024年度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通过项目攻坚示范带动人才工作质效提升,加快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济南市:构建“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坚持“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工作理念,打造以海右人才节、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大学生开学(毕业)典礼、海右人才专刊、才聚泉城高校行为主要内容的“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刊一行”招才引智工作体系;推出“我在济南刚刚好”城市引才宣言,动态优化人才政策“双30条”,制定出台技能人才等专项政策;探索打造“1+N”项目孵化矩阵,成立总规模3亿元的海右人才基金,持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全年集聚15万以上青年人才,其中博士1500人、留学人才2000人,新引进落地100个优质人才项目,城市人才吸引力有效提升。

  2、青岛市:实施产才融合优化提升行动。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出台支持重点产业企业专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青岛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50个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定期发布“青岛好成果”,深化“揭榜挂帅”对接,组织实施100个以上产业创新项目;推动技术经理人扩量提质,新遴选支持一批市级产业领军人才,以人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全年集聚60名左右业绩显著、能够推动产业创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遴选支持70家左右龙头企业新引进集聚200名左右高端研发人才,推动产才融合取得明显成效。

  3、淄博市:实施人才赋能重点产业链提升行动。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抢先布局,制定人才引领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编制产业链“供需清单”,建立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育、科研项目布局、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响应机制;深化产才融合模式创新,分链组建“博士服务团”、“科技副总团”,举办“揭榜挂帅”、人才创业大赛等标志性活动,推动一批强链补链的人才项目“带土移植”。全年新集聚标志性领军人才3人以上,新对接产业急需人才220人以上,自主引育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30人以上,开展产业链技术攻关项目100个以上。

  4、枣庄市:打造石榴产业人才集聚高地。强化石榴产业科技平台支撑力度,布局规划3家以上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与5所高校院所建立产业研究创新中心;加强乡土人才培育力度,举办5期以上农技推广培训活动,开展举行石榴产业专业人才评选;开展产才对接行动,围绕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举办“智汇春耕”系列活动,积极联系对接优质创业项目10个,引进不少于2个项目来枣落地。推动石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培育培训种植大户、专业人才、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以人才带动乡村整体共同富裕。

  5、东营市:标志性产业链人才引育机制创新。聚焦全市标志性产业链发展需求,建立人才需求及时监测和快速响应、常态化专业化招才引智、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效能提升、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提升人才发展生态涵养五大机制,绘制标志性产业链技术人才图谱,布局建设招才引智“桥头堡”,实施“一链条一平台一院士多团队”标志性平台建设行动,规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全年合作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15人以上,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60人以上,全职引进博士后、博士等人才100人以上,落地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30个以上,人才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6、烟台市:实施奋进万亿新征程战略人才支撑行动。开展“一事一议”顶尖人才评选,持续加大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引育力度;启动实施高端人才引育“双百计划”和产业领军人才“优聘计划”,壮大科技领军人才规模;办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深化国际人才引进长效机制;推出新一轮青年人才新政,举办“名企名校行”等系列招聘活动,持续巩固青年人才净流入态势;推出高技能人才“十四条”新政,建设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举办“技能兴烟”竞赛,持续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全年新引育5名左右顶尖人才、200名左右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国际高端人才、6万名左右大学生、1万名以上高技能人才。

  7、潍坊市:实施智联百校行动。健全完善校地合作机制,建立深耕重点高校院所清单,组织100所知名高校院所走进潍坊、到100所知名高校院所对接交流,选派(聘)科技人才专员和科技人才副总200名左右;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撑,举办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等活动300场次以上,大力实施40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加快构筑高能级人才平台矩阵,与高校院所共建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全年新引进大学生8万人以上、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80人以上,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0家以上,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技术成果合作协议300项以上。

  8、济宁市:打造特色产业人才高地。制定推进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文旅、医疗卫生、现代农业、人工智能七大特色人才高地建设专项方案,建立知识产权授权企业、研发活动企业等“五张清单”;分领域组建高端产业人才创新联盟,举办海(境)外创新发展、人才科技对接活动周等活动,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强化与大院大所共建载体平台力度,新建技术转移学院,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转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全年引育产业领军人才260人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平台6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瞪羚、单冠、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人才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9、泰安市:打造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人才引领示范区。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建立产业人才发展图谱,精准匹配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打造蔚蓝科技孵化器、锂电新材料中试基地及锂电新材料产业园、蔚蓝科技产业园、新能源材料产业园“1+1+3”人才创新矩阵平台,聚力攻关一批技术难题、落地一批转化项目;构建“普惠+专项”政策扶持体系,通过设立扶持基金、打造定制场区,为人才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创业空间“双闭环”服务。全职引进锂电产业领域顶尖人才1名以上、行业领军人才5名以上,攻克行业共性技术难题3项以上。

  10、威海市:构建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生态链。深化合作育才机制,与高校共建人才联合培养载体,举办卓越工程师培训班;创新产研联动机制,共建高端医疗器械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用好“赛马制”等科研组织模式,攻关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20项以上;构建对接赋能机制,出台支持高水平大学在威机构人才发展若干措施,设立创业基金池和孵化加速区,开展科技副总、协同创新工程师选派,推动高校资源转化为地方创新优势。全年集聚高水平研发人员100人以上,定向培养产业工程师1000人以上,输送产业博士等青年科技人才200名、高技能人才6500名以上。

  11、日照市:打造一流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人才科创高地。强化与院士领衔的工程师队伍科研合作,发布钢铁产业人才需求目录,组建产业链人才库,建设技工教育联盟;成立北京科技大学日照研究院,推动钢铁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日照设立分支机构;探索“首席专家+团队+企业”组织模式,在钢铁企业组建相应职称评委会,自主评价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探索多种科技人才金融支持方式,打造产业人才集聚、项目落地无忧生态。全年新引育钢铁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30个以上,技术技能人才达到2.5万人以上,突破钢铁领域关键技术不少于10项。

  12、临沂市:实施“塔基”人才“三项工程”。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实行人才公寓免费住、科创园区免费用,两年内筹集人才公寓1万套,整合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给青年创业者免租金使用;实施乡村人才“赋能工程”,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和沂蒙青雁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大力培育鸿雁人才、回引归雁人才;实施技能人才“培育工程”,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全面衔接,推进技能人才评价下放企业机制改革。全年集聚青年人才7万名以上,培训技能人才10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名。

  13、德州市:实施人才“授权松绑”综合改革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普惠性+专业化+量身定制”政策体系,推行“定制权”“破格权”“配额制”“编制池”创新举措,优化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完善人才项目“以赛代评”遴选模式,探索设立“人才银行”,丰富“德才码”应用场景,更大力度激发人才发展活力。推动政策供给“让需求说了算”、人才配置“让市场说了算”、择才用才“让企业说了算”、人才评价“让实绩说了算”、支持保障“让人才说了算”,全年对接储备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集聚高层次人才200人以上,转化落地高科技项目40个以上。

  14、聊城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两河明珠”建设。实施产业人才“集萃计划”,开展“青聊有约·味你而来”美食引才进校园等活动,绘制“产业人才地图”;深化“科技副总”“科技副职”,实施“一链一院”行动,支持链主企业组建产业研究院;推进职教人才融合,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立体联动;推动“人才+科技+金融”发展,健全环绕创新和产业的全链条资金供给体系。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持续推进协同任务落实。全年组织人才活动10场以上,共建新型创新载体20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0家以上,创投基金总规模增加10亿元。

  15、滨州市:打造“校企地”协同渤海科创综合体。深化“产业+学科”合作模式,加强与省外高校院所对接协作,建设跨区域成果转化中心、青年教师实践基地、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基地“一中心、两基地”;布局建设渤海新材料概念验证及中试熟化基地,提供技术验证、商业验证、中试熟化与产业化等服务;举办“渤海科创”技术交易大会,实施创新主体孵化培育行动,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人才集聚制度保障,优化企业人才落实事业编制制度,给予市级重点人才工程配额。全年新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名,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00项,组建技术联合体10个,创投带动产业转化规模10亿元。

  16、菏泽市:以人才强链突破县域打造鲁西崛起增长极。聚焦各县区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布局与人才布局同步规划,注重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育中的主体作用;探索与产业关联紧密的毗邻县区建立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以共建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等方式开展人才联合引育,推动链主企业与下游中小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完善创新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推行“免申即享、无形认证”等方式,建设人才友好型、青年友好型社区。各县区围绕自身产业发展,全年吸引集聚各领域特色人才2000人以上,推动形成以人才集聚带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成长新局面。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