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沪藏“医”线牵 | 尹成伟:帮助农牧民养成良好健康习惯

沪藏“医”线牵 | 尹成伟:帮助农牧民养成良好健康习惯
2024年07月24日 10:15 新浪新闻

   尹成伟工作照。

  人物小传

  尹成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科兼感染性疾病科(含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第四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援藏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除了服务下辖18个区县,还为许多周边地区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西藏地域广阔,很多患者就医时,病情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尹成伟心疼地说,“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我们会详细了解病情、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尽快作出临床诊断、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尽全力救治。”

   尹成伟(后排右二)带领科室同事进行教学查房。

  节假日遇上突发状况随叫随到

  呼吸科理论上收治的患者主要针对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但这些患者往往又不是单纯的呼吸问题,比如:一个肺部感染可能涉及心功能不全、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等多方面的问题。治疗涉及综合处置,有了上海医疗“组团式”援藏医生的加入,让当地医护人员有了应对的底气。

  在呼吸科,尹成伟一共带了3个藏族徒弟:索朗德吉、德吉央宗、索娜央金。三人勤快、汉语说得好,藏族阿妈阿爹听不懂汉语,有徒弟们翻译,病患交流问题迎刃而解。平日里,尹成伟手把手带教徒弟们,不管是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综合诊治,还是插管、呼吸机的使用及气管插管等实操流程,都让他们多学、多练,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医者仁心,尹成伟对危重症患者满怀赤忱,精心制定诊疗方案,监测患者各项指标,督促管床医生跟踪病情变化。节假日,医院值班医生遇上突发状况,尹成伟除了返沪探亲、下乡义诊,都是随叫随到。碰到疑难危重病患会诊,他常常陪同值班医生一起,“来往多了,交流多了,沪藏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

   尹成伟(左二)在萨加县义诊。

  在尹成伟组织下,今年5月,2024年珠峰医学论坛呼吸和危重病医学分论坛顺利召开,沪、京、藏三地学者专家共聚日喀则,共同探讨高原呼吸病的诊治,推动了本地医疗学术交流,促进了呼吸病学的发展。平日,他还组织呼吸治疗方面的专家去萨迦、定日等街道和下辖县进行义诊和科普宣传、送医送药,帮助当地农牧民养成良好健康习惯。

  希望早日建成PCCM病房

  去年8月,尹成伟刚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工作时,吉隆县转来一个年长女性患者,患者肺栓塞、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情危重。女儿是吉隆县当地医护人员,也知道阿妈的毛病比较棘手,当时她很是着急,一直问:“你们这里能治好我的母亲吗?如果不能治,我们就要转去内地治疗。”尹成伟笃定地回答:“您放心!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提供给您母亲的治疗水平不会差于内地医院,这个病在我们这里肯定能治好。”最终,经大家的精心治疗,藏族阿妈的病情逐步得到缓解,病情稳定后顺利出院回家。后续,老太太两次来医院复诊,状态良好,她女儿一改愁容,满脸笑意。“从她的笑脸上,也能看得出,对我们十分信任。”尹成伟感慨道。

   尹成伟(右二)开展气管插管实训。

  在专业上,尹成伟还发现,当地患者有些不同特质。比如,海拔高、低氧环境、气候干燥导致肺栓塞发病率高。还有,当地藏民习惯烧牛粪取暖,年纪大的人容易出现支气管炭末沉积,导致肺部炎症多发,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住院治疗缓解后,病情仍会反复发作。另外,他还发现,本地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度比内地高很多。

  “这些高原特有的现象都是我们需要继续了解研究的。”尹成伟说,过去一年,最大成就是科室同事得到了成长,尤其在急危重症评估处理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呼吸科正规划成立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单元,大家都在不断努力,希望早日建成。”

   文:本报记者 付鑫鑫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范兵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