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全盲,从小在黑暗中行走,就读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中学18岁的王雅祺却克服重重困难,在今年高考中,以文化课489分、琵琶专业考试全国第六的优异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这也是内蒙古第一位使用盲文试卷参加普通高考被重点大学录取的视障生。7月23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北方新报开展的“梦想+”大学生助力计划,为王雅祺发放大学生励志奖学金1万元。
出生3个月被确诊
2006年,雅祺出生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刚满月时,父母发现她的眼睛不追物。“眼睛不会有问题吧?”妈妈吕敏的心里七上八下。直到雅祺3个月时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由于大脑皮层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双眼全盲”。
此后,家人带着雅祺辗转包头、呼和浩特、太原、北京、上海等各大医院,求医问药,结果却如出一辙:没有治愈的可能。吕敏一度感到很绝望,她不敢相信这样的厄运会落到女儿身上。“我们带女儿去医院做神经干细胞移植、针灸……该用的方法都用了,效果微乎其微。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想放弃,一直坚持给她治疗。这些年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掏空了家底。”吕敏对记者说。
艰难求学路
视力上的障碍给雅祺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为所有的行动都需要靠触摸,走错路、摔倒受伤成了家常便饭,而更让人难受的是,到了适龄上学的年纪,却没有幼儿园愿意接收雅祺。为了不让她感到孤单,父母就把自家小院改造成小型游乐场,邀请附近的小朋友过来玩耍。
眼睛看不见,耳朵便成为雅祺探索世界的另一双眼睛。她的听力特别敏锐,4岁时就显现出超高的语言天赋和乐感,以及超强的记忆力。很多故事,录音机放一遍,雅祺就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很多歌曲听一遍,就能简单哼唱。4岁时,父母给她请了钢琴老师启蒙。为了让孩子的未来有更多可能,雅祺6岁时,妈妈决定带她到北京市盲人学校求学,至此,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爸爸身上。
由于租房困难,经济压力大,钢琴也不方便搬动,雅祺开始接触琵琶,并有幸遇到了启蒙老师于燕。于燕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她带着雅祺手把手一点点摸索琵琶,从认识乐器到讲解乐理知识,非常耐心细致。雅祺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将来要像于老师一样,考进中央音乐学院。
但旁人轻易实现的事情,双眼看不见的雅祺却要付出百倍千倍努力。别人用眼睛看乐谱,雅祺需要用双手逐字逐句“触摸”,还要把学习过程录音,回到家再反复练习。正常人10分钟能学会的技巧,她要花10天甚至半个月时间才能掌握。为了学好指法,手指经常被划破,好了又伤,伤了又好。可即便如此,雅祺也从未想过放弃,用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完成一次又一次蜕变。
9岁时,雅祺被于燕推荐给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琵琶演奏家江洋老师开始系统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她逐渐在音乐圈里崭露头角,在全国赛事中屡次获奖。2016年在北京市第十九届学生艺术节个人项目展演(民乐)中荣获金奖;2017年荣获第三届“敦煌杯”中国琵琶艺术菁英展演独奏类非职业儿童C组金奖;2018年斩获第三届“辽源杯”琵琶艺术展演儿童A组金奖……
考场逐梦
为了让雅祺更好地融入社会,家人商量决定带她回到内蒙古接受融合教育。2019年9月,雅祺进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中学就读,一边接受文化课教育,一边继续往返北京学习琵琶。
虽然经济负担很重,精神、心理压力倍增,一家人依旧咬牙坚持,只想为雅祺博一个光明的未来。没有盲文教材,妈妈吕敏就一趟一趟跑图书馆,甚至借来盲文电脑,将学习资料翻译成盲文,再让雅祺学习。“孩子很聪明,也很自律、积极上进,在普通学校适应得很好,我为她骄傲。”吕敏欣慰地说。
今年高考,雅祺被安排到单人考场,盲文试卷的内容和难度与普通试卷一样,不同的是需要全程用手摸着来答题,花费时间要比其他考生长。就这样,雅祺用盲文完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考试。
“一路走来,非常感谢我的家人、老师默默的支持,特别是妈妈,为了照顾我常年劳累,前几年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最近愈发严重,常常站不起来。”雅祺说,她学习琵琶,一来是打心底喜欢音乐,二来是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希望有一门傍身的技艺,能够在社会立足,给家庭减轻负担。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雅祺已经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希望将来成为一名特教老师,帮助更多残疾学生实现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6月17日,北方新报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发起的“梦想+”大学生助力计划正式启动,项目旨在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唤醒和带动更多社会爱心力量一起助力逆境学子上大学,目前正在面向全社会招募“梦想+”公益合伙人。如果您是爱心企业或个人,愿意为学子们捐钱捐物;如果您是博主达人或行业专家,愿意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带动朋友、粉丝一起做公益,请随时联系我们!扫描二维码,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即可报名。
咨询电话:0471-6651113
文·摄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巧珍
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