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放得活”“管得住”:市场活力是高效作为出来的丨九派时评

“放得活”“管得住”:市场活力是高效作为出来的丨九派时评
2024年07月24日 19:02 新浪新闻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济之  

  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是一个难题,需要智慧,需要技巧,需要高超的治理能力。

  如何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由此便牵涉一个堪称永恒的话题:放和管。

  应该说,放,不容易;管,亦不容易。究其因,如果把握不住平衡,缺少应有的边界感,就会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

  经济学家姚洋曾举过一个案例:他所在的小区是北京开发比较早的小区,当时是按照1:1.2来设计停车位,基本满足了住户的需要。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停车位就不够了,出现乱停乱放的行为。直到出现了一名收费员,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大家按月给他交钱,有人管理,车辆停放变得井井有条。严格说,这个案例与人们常说的“放得活”“管得住”不是一码事,但从本质看,两者有共同之处。在正常情况下,住户停车是一种自由,但是很容易出现乱停现象,对此就应该引入管理机制。

  以之联系政府与市场,要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尊重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多放权,少干涉市场主体的正常活动等。但是,市场会失灵,怎么办?由政府出手,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但是,放和管都不容易。该放不放,或者该放的权不放足、放到位,市场就不可能充分竞争,也不可能充满足够活力。放权是为了什么?政府权力“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乘法”。

  而该管不管,或者管得过松,则会乱象纷呈。为此,要全力避免出现这种状况,这就是所谓的“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

  说到底,“放得活”“管得住”离不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密切衔接。知名学者薛澜受访时表示,人们一直在谈论“有为政府”,并没有说清政府要在哪些领域“有为”,哪些领域不“有为”。本次全会对此解释得很清晰: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有为政府中的“有为”,当然不只是体现在宏观调控这个层面,还包括依法依规加强监管、整顿市场乱象等方面。

  需要提及的是,有为不能跑偏,不能乱为。姚洋谈到的那个案例,还有一个后续,车辆停放变得井井有条之后,收费员离开了,由于没人管理,大家又开始乱停了,导致早晚高峰堵车严重。收费员为何离开?“因为他乱收费”。由此类推,相关部门在管的过程中,是否会寻租?如果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所谓的“管”就会沦为权钱交易,不可不察。对乱作为的“管”要管一管,让权力更好为市场服务。

  其实,放也好、管也罢,本质上都是为了“服”,服务于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简言之,是为了服务发展,服务人民,让群众尽享改革红利。

  有网友说,“放”和“管”是反义词吗?不,是关联词。诚如斯言,放和管不是对立的,更不是充满矛盾的,而是融为一体的,有着共同目标的。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放得到位,管得用心,才能放心,让市场主体安心,让群众舒心。

  “得其法则事半功倍”。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是一个难题,需要智慧,需要技巧,需要高超的治理能力。找准发力点,遵循《决定》提出的“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就能不断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